摘要:根据笔者多年驾驶和车辆管理的经验,以及单位车辆在修理厂检修后所出现的人为故障,本文简要阐述了车辆在维修和使用中的一些人为故障的实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修驾人员在平时车辆使用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达到为单位节约成本的目的,安全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预防 维修 操作 人为故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车辆的维修费用已经成为车辆运行的主要成本之一。在修理过程中,因修驾人员的思想疏忽、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技术不熟练,对所修车型不熟悉,操作不规范、检查不细致,不符合规定的装配,以及在修理中更换零件时,由于检验不严格而将品质不合格或不相符的零件误装上车等,导致的一些人为故障越来越多。通过对人为故障的实例分析,能够使我们的修驾人员更为直观的了解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并掌握相应的技能,从而达到节约车辆运行成本的目的。
一、人为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
人为故障的产生往往是因修驾人员的疏忽而引起的,一般难以察觉,却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人为故障大多出现得比较突然,故障无规律性,因此排除的难度较大,但它也会有内在和外在的特征及现象,只要对故障的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就不难找出其病根。
导致汽车故障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有的故障涉及到的状况相当广泛,在日常修理和维护车辆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人为故障,人为故障一般都在维修车辆竣工试车和运行一段路程后发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维修、养护疏忽大意
修驾人员在维修、养护时没有按规定更换、添加合格的油品及清洗油滤、空气滤,或者没有按规定的数据装配和调试等,使车辆发生不应有的故障。
2、使用了不合格的零部件
在修理中更换零件时,由于检验工作不到位而将品质不合格的零件误装上车,或者明知配件有缺陷却怕更换麻烦而凑合使用,或者没有按厂家的要求更换指定的产品及油品,更换后虽然当时能正常运行,但是经短暂时间运行后,人为故障都会暴露出来。
3、装配不良
修驾人员的装配技术不熟练,对所维修的车型不熟悉,在工作粗心大意,操作不规范及检查不细等原因都会造成装配不良,不符合规定的装配必然会引起车辆故障。
4、违章操作
在车辆运行当中,修驾人员由于思想疏忽,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而采用一些平时习惯的错误做法,导致人为故障。
二、人为故障排除实例
例1:
图1
金杯面包车(图1),在进厂修理发动机窜气时,由于修理人员的大意,造成该车出厂不久后发生顶缸。在汽车出厂行驶一段时间后,听到气缸内有金属的撞击声,回厂检修,打开气缸盖,发现气缸内有一垫片已经变形。分析判断为进气歧管螺栓上的垫片掉入进气管,由于发动机吸气将垫片吸入缸内,造成活塞与缸盖的撞击,使缸盖和活塞撞得坑坑洼洼,又造成活塞头部扩大与缸套拉毛,给单位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维修人员在安装时检查不仔细而造成的。
例2:
图2
一辆四缸BJ213(图2)在更换水泵后,行驶不到100公里水泵又损坏了,经进厂仔细检查后发现是因为使用的水泵和车型不配套。因四缸213水泵有两种,修理工对维修车型结构不熟悉,且在更换水泵时也没有认真检查和对照,而造成水泵损坏。
例3:
图3
一辆桑塔纳轿车(图3)在正常保养后,出厂行驶约10公里机油灯报警。靠边停车发现车后路面上都是机油,检查发现发动机漏机油,拖回修理厂检查发现是机油滤芯处漏油,拆下滤芯发现有两个垫片。因修理工在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不认真仔细,车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的高温和压力造成漏油影响了正常出车计划。
例4:
图4
机驾人员对机械原理不理解,缺乏经验造成发动机报废。由于连降暴雨,地面低洼,积水很深,当车辆经过积水时(如图4),由于冲击和“飞溅”使积水通过进气管或排气管进入气缸,造成熄火,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发动,从而造成了发动机连杆弯曲,甚至连杆折断后将缸体打穿,造成缸体、曲轴连杆报废。这种事故的产生是由于驾驶人员知识面不广,不知道气体是可以压缩的,而液体是不可以压缩的。当车辆在遇到水洼路面时,就应做好涉水前的准备工作。当涉水后气缸内不慎进水,应立即熄火并拆除火花塞或喷油嘴,排除气缸内的水。这样才能重新启动行驶,以避免发生上述事故。
例5:
桑塔纳轿车在下坡、坎时驾驶员缺乏意识没有减速平缓通过,底盘与地面刮擦磕碰,造成油底壳漏油。在没有停车检查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行驶,当机油报警时又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使发动机因缺乏机油润滑造成拉缸,停车后活塞在气缸内卡死发动机不能启动。给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由于驾驶员开英雄车的行为和粗心大意失去了两次避免事故发生的机会。
三、车辆使用和维修中的注意事项
人为故障一般产生的原因复杂、涉及面广,修驾人员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盲目的拆卸,否则可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致损坏汽车配件。要想避免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人为故障,修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本领,具体在维修中如何预防人为故障的发生,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修驾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工序进行操作,要掌握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什么样的操作等等,特别是许多难以拆卸和安装的部件,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不能进行野蛮操作。
第二要掌握修理的标准,熟悉所修车辆的技术状况。汽车维修对数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按修理技术规范执行,该用专用量具测量的必须使用,不能估算大约数,许多故障就是因为很小的数据差别造成的。
第三要使用合格的配件。现在市场上的伪劣汽车配件众多,在更换零件前,务必检查配件的质量和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要尽量使用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以避免因配件造成故障而无法追究厂家的责任。
第四要加强车辆的定期维护工作。仔仔细细做好汽车运行前的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工作,并根据车辆的使用年限,实行定期保养维护、定期检测制度,防患于未然。
第五要有严格的检验程序。维修和养护后,做到“三检”:一是修理人员要对修理项目进行自检,看看有无遗忘和错误的操作,二是由班组长进行再次检验,三是由技检部门进行最终检验,最后确认出厂。
修驾人员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出车前、行驶中、归队后都应当将车辆检查一遍。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于很多原因,会使车辆的动力性和安全可靠性变差,这是车辆正常的损耗,但是不及时排除可能会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带来较大影响,特别在遇到突发情况和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停车检查,不能将车辆故障带上路,做到多一个心眼少一次事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车辆人为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实例进行分析,本人得出一点体会:修驾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掌握相应技术本领,在车辆使用维修中应注意预防人为故障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上述一些粗浅体会,仅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姚建伟 2015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来源:《科技风》
(2)陈海东2013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来源:《商情》
(3)苏永兵 2015 《汽车驾驶员如何强化预防交通事故》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