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正逐渐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提高。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劳动中去,给农民以及整个农业这一产业都带来了许多好处。不仅减轻了农民劳作的工作负担,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的现状以及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促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绿色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看来,所谓机械化秸秆还田,指的就是运用相关的农业机械将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直接翻入农业土地中去,让农作物秸秆和农作土壤中的微生物菌进行相互作用,最终完成腐烂和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秸秆转化成土壤的一部分,从而对土壤进行一定的改良,提升土壤的有机质,提升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为新一轮的农作物耕作提供充足的养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成长,进而有效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将对农业机械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的探讨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措施,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绿色发展实施重点
主要采取秸秆直接利用、加工处理、收集贮运等方式,实施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措施,促进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一)秸秆肥料化与能源化利用
在农作物重点种植区,通过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秸秆翻压(深埋)还田、秸秆留高桩还田等技术,实施农艺、农机措施融合,大力推广农作物联合收割机机收及机械秸秆粉碎还田等措施。
主要在农作物重点种植区、县城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积极推广秸秆户用沼气池发酵、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高效低排生物质节能炉等措施,提高秸秆燃料效率,使秸杆直接作燃烧比重降低到50%以下,防止露天焚烧秸杆污染环境。
(二)秸秆饲料化与集料化利用
在我县农作物重点种植区及养殖集中区,支持规模养殖场、专合组织、养殖农户等畜禽养殖户(场),通过秸秆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贮藏等处理方式,把秸秆转化成饲料,或秸秆直接作饲料,饲喂猪、牛、羊等牲畜,实现秸秆过腹还田。
(三)秸秆原料化利用
加强与秸秆加工企业联系,推广秸秆制作人造板、家具、包装材料、装饰材料,积极探索秸秆原料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途径,积极引进一批秸秆加工企业,促进秸秆原料化利用。
(二)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绿色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秸秆还田的广泛宣传
免耕与秸秆还田技术是我国推广的一项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有利于新鲜腐殖质在土体内形成,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含量的提高;能提高土壤保肥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而焚烧秸秆不但造成空气、水源的污染,也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加了火灾、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损害了田地里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及有机成分,使土壤加快板结。因此,加强秸秆还田好处和焚烧秸秆危害的宣传是今后农村工作的长期任务。
(二)加大资金扶持
避免秸秆大量焚烧,推广机械化作业是唯一出路,而推广机械化,农村又受到资金购买力的限制,要在短时期内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必须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对秸秆还田和田地机耕的农户一律实行资金补贴,一是对购买机械的农户进行农机补贴;二是对机收农户实行补贴;三是对秸秆还田覆盖土地不焚烧的直播田块进行补贴;四是对旋耕机耕灭茬的田块进行补贴;五是对机播的田块进行补贴。
(三)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
(1)研发高质量的、适合浅茬的对路作业机械。研发农业机械,应考虑目前农村的现实问题、劳动力生产的特点。特别是农业机械的使用季节性、区域性比较强,对机械利用率较差。因此,在研制开发机械的过程中,要研发大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相结合,在空旷的平原地区以大型机组为主。
(2)加强土地流转。在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土地,调小块为大块,调零星为集中,鼓励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开展土地承包、转包,适当流转,相对集中连片,适合大型机械高效作业,确保农村土地不抛荒、不减收。
(3)平整土地,大力推广旋耕镇压技术。旋耕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一种耕作方法,但旋耕耕层浅、表土松,漏水漏肥快,小麦冻害重。而镇压不仅解决了旋耕的不足,且压碎了一些大坷垃,同时加强土地平整,打破分户界线,有利于增加产量和机收机播,提高机械效率。
(4)推广多功能机械。为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实现直接施肥、播种,从根本上解决秸秆聚积难题,要引进新型农机机械。应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组织农机大户、行政村采购秸秆处理、破茬松土、化肥深施、玉米播种、覆盖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新型农机机械,并且给予资金补贴。
(四)加强机械化管理,提高经营素质水平
(1)加强对收割机的管理,派出得力人员监督收割作业,尽量降低小麦留茬高度,确保高度控制在10cm左右。对于留麦茬较高的机手,要责令重割;对于机收落粒,裹粒较多的,造成一定损失的要给予包赔。
(2)加强分散农机户的管理,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成立农机化、多元化社会服务队。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信贷等政策扶持的力度,解决农民购买力不足和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机具利用率和使用者的经济效益,对于耕地、施肥、播种、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脱粒、销售等实行全程跟踪帮助服务,让雇用农机作业的农户能节本增效,让农机经营者有钱可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3)加强对农机机械操作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操作员利益,对作业质量高的要给予补偿,给平价油补贴等。对作业质量差的,不予补贴,严加处罚,直至取缔。
(4)严格打破机收垄断现象,继续推广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同时又要防止远距离收割的浪费。对于收割机垄断现象要严格查处,严厉打击;对于拒收小块现象要严肃教育、处罚,确保大块小块有同等收割的机会,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五)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扶持種养大户,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养殖业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秸秆过腹还田,促进有机肥的积制,实现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秸秆,搞好“微生物技术”推广,搞好食用菌生产加工,提高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环节,对推进生态环保农业的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达到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我国各地区要重视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工作,除了利用多种形式的新闻媒体形式来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当地农民对该技术的认可度之外,还需要加大对机械装备的改进和更新,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更必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推广体系,全面落实当地农用机械的推广服务网络,推动农机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推进农业的全面绿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年年禁烧的秸秆将在这变为宝[N].颍州晚报,2019-12-06(A2).
[3] 王激清,张宝英,刘社平,等.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