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潘国辉1 易超2
[导读] 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

         摘要: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科学。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由此可知,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即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到产蛋期的整个水平。为了加强鸡群的总体性能,提高产蛋率,注意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也成为养鸡生产中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蛋鸡;饲养;管理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1性成熟
         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时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体重增长极少,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
         1.2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1.3产蛋规律
         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2、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2.1做好转群工作
         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关于转群时机,由于近年来选育的结果,鸡的开产日龄提前,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请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2.2适时更换产蛋料
         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实践证明,根据体重和性发育,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产软壳蛋的现象。
         2.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供给
         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在这段时间内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的体重仍需不断增长,大致要增重400-500克,蛋重逐渐增大,产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减轻各种应激,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并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2.4光照管理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应与育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饲养于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转入蛋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亦有每周只增加15分钟的,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蛋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小时,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1小时,当光照总数达16小时,维持恒定即可。
         2.5产蛋鸡的光照明强度
         产蛋阶段对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育成阶段强约一倍,应达20勒克斯。鸡获得光照强度和灯间距、悬挂高度、灯泡瓦数、有无灯罩、灯泡清洁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3、产蛋期日常管理
         3.1饲喂次数和次数
         每天饲喂2次,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每天12-14点必须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以防止饲料长期在料槽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每次投料时应边投边匀,使投入的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投入后约30分钟左右要匀一次料,这是因为鸡在投料后的前10多分钟内采食很快,以后就会挑食勾料,这时候槽里的料还比较多,鸡会很快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使槽里的饲料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常常将料勾到槽外,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又影响了其它鸡的采食,所以要进行匀料,并经常检查见到料不均匀的地方就要随手匀开。
         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三分之一。


         3.2饮水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度有关,饮水量随舍温和产蛋率的升高而增多。产蛋期蛋鸡不能断水,有资料表明鸡群断水24小时,产蛋率减少30%,须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都会使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从而影响产蛋性能,甚至影响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重视饮水的管理用深层地下水供做饮用水最为理想,一是无污染,二是相对冬暖夏凉,笼养鸡的饮水设备有两种:一是水槽,另一是乳头饮水器,用水槽供水要特别注意水槽的清洁卫生,必须定期刷拭清洗水槽,水槽要保持平直、不漏水,长流水的水槽水深应达1厘米,太浅会影响鸡的饮水,使用乳头饮水器供给要定期清洗水箱,每天早晨开灯后须把水管里的隔夜水放掉。
         3.3排粪情况
         饲养人员每天还应注意观察鸡只排粪情况,从中了解鸡的健康情况。例如黄曲霉毒素,食盐过量,副伤寒等疾病排水样粪便;急性新城疫、禽霍乱等疾病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粪便带血可能是混合型球虫感染,黑色粪便可能是肌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或溃疡;粪便中带有大量尿酸盐,可能是肾脏有炎症或钙磷比例失调,痛风等。
         4产蛋高峰期管理
         注意在营养上满足鸡的需要,给予优质的蛋鸡高峰料(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采食量、蛋重、体重以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产蛋高峰期必须喂给足够的饲料营养,产蛋高峰料的饲喂必须无限制地从产蛋开始到42周龄让鸡自由采食,要使高峰期维持时间长就要满足高峰期的营养需要,能量摄入量是影响产蛋量的最重要营养因素,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反应只有在能量摄入受到限制时才表现显著。对蛋重来说,蛋白质中蛋氨酸摄入量是关键,最近资料也有报道,日粮中的含硫氨基酸对产蛋率极为影响,产蛋高峰是有阶段性,产蛋量就少,促高峰的关键是促营养。
         5、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母鸡产蛋率与饲料营养采食量有直接关系,可根据母鸡产蛋率的高低,调整饲料能量的营养水平,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但在调整日粮营养时要注意,当产蛋率刚下降时不要急于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排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产蛋率下降,鸡群异常时不调整日粮,在正常情况下,产蛋后期鸡群产蛋率每周应下降0.5-0.6%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应在鸡群产蛋率持续低于80%的3-4周以后开始,而且要注意逐渐过渡换料,增加日粮中的钙。
         7、季节管理
         7.1冬季管理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冬季的管理要点是防寒保温、舍温不低于15℃,防寒保温的措施:有条件的加设取暖设备;条件差的鸡场将鸡舍门窗特别是北面窗用塑料膜钉好,由于自然光照时间短,要补充人工光照。
         7.2春季管理
         春季气候逐渐变暖,日照时间延长,是鸡群产蛋量回升的阶段,但又是大量微生物繁殖的季节,所以春季的管理要点是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满足产蛋需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做好卫生防疫和免疫程序,同时做好鸡场内的绿化工作。
         7.3夏季管理
         夏季气温较高,日照时间长,管理要点是:防暑降温,促进食欲,当气温超过28℃时,鸡的饮水增多,采食量减少,影响产蛋性能,并且很容易造成体质的下降,影响抗病能力。
         入夏之前应做好防暑措施。第一,设法增强屋顶和墙壁的隔热能力,减少进入舍内的太阳辐射热。第二,在窗外搭遮阳棚,或利用黑色编织袋在窗口挡光。第三,入夏前清除舍内累积的鸡粪,减少鸡粪在舍内产热。第四,改善通风条件,有条件的鸡场可采用纵向通风,舍内有一定风速后,可以在舍内喷雾,利用水的蒸发来降低舍温,一般都有明显的效果。总之,夏季舍温最好控制在30℃以下。第五,为使鸡群能采食较多的饲料,应尽可能地提早喂料时间,可在早晨6-7点开始喂料。第六,酷暑期间,鸡的采食量少,为满足鸡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等的营养需要应该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可在饲料中添加吸收利用率高的油脂,单单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并不有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质,多余的氨基酸在转换成能量利用时,会增加鸡体的产热,正确的方法不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而是提高蛋白质的质量,通过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第七,为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可饮用电解质多维素并在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150毫克的量补充维生素C。第八,在酷暑期间,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给鸡接种疫苗等造成的应激,确实需要实施,则尽可能在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
         7.4秋季管理
         秋气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天气逐渐凉爽,要注意在早晨和夜间补充光照,早秋仍然天气闷热,再加上雨水大,温度高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白天要加大通风量,饲料中经常投放药物防止发病,夜间防止受凉,适当关窗和减少通风量。
参考文献
[1]肖伟.蛋鸡冬季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1):62-63.
[2]赵家梅.规模养殖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的探讨[J].畜牧业环境,2020(11):53.
[3]周玉双.蛋鸡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1):70-71.
[4]林立柱.浅谈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01):13-14.
[5]刘淑梅.蛋鸡各阶段的饲养和管理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9(0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