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梨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消耗量逐年增长。为了有效提升梨的产量,我们需要对其种植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本文拟对梨树栽培技术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梨树;栽培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水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户通过栽培梨树,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经济收益。对梨树高密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产量,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果实品质,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更多的帮助。
1地块选择
在进行梨树栽培的过程中,地块的选择同样会对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农户在选择栽培地块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質地偏沙质、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同时,尽量保持土壤整体的PH值在7左右,以此来为梨树的生长提供更加优秀的环境。在选定地块之后,农户需要对其进行深度松土,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土质透气性,为梨树的根系生长打好基础。在进行松土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梨树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可以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每亩地块上可以定植340棵梨树苗。
2 品种选择
我国梨树的种类较多且较为繁杂,质量等级不一,因此,在具体择选苗种的过程中应注重确保其合理性。在进行梨树栽培的过程中,品种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量以及品质,为此,农户在采用梨树栽培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梨树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选择。通过结合栽培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气候条件,同时选择合适密植的品种进行栽培,才可以更好的为梨树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晚秋黄梨等。
3科学栽培与管理技术
3.1苗种种植
梨树经过秋天的落叶期以后,即本年的11月以后到来年的1月之前为梨树苗种种植的最佳时间。究其原因,秋季降雨量较大,光照也较为充足,外界环境湿润度较大,对梨树的生长较为有利。同时,在种植梨树树苗时,也应对其栽培密度加以合理设置,在具体栽培之前,需要充分考量梨树种植区域的地形特征、树冠大小以及树枝长短等。
3.2灌溉及授粉技术
梨树在一年中的生长过程中共有4次需水旺盛期,即花前水、化后水、催果水、浇秋水。花前水主要指的为在花蕾分离之前对梨树进行怪该操作,同时基于土地的现实施肥以及湿润情况控制水的使用量;花后水具体指花蕾在脱落之后,果实脱落之前,对梨树进行灌溉操作,在水量的控制上和花前水一致;催果水期果实的生长速度较快,应在生长现象最为显著时实施浇灌操作,究其原因,该时期的果实生长需要的营养较多;浇秋水阶段为果实脱落以后,在采收完果实以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浇灌操作,有助于确保根系健康、快速的生长,有利于确保后期果实生产质量。
在授粉树无法对梨树进行有效授粉时,可进行人工授粉操作,具体而言,应采集一些品质较高且无病害的花粉,在温度较为合适且无风的天气下对梨树进行人工授粉,有助于提升授粉质量。
3.3控制顶端优势和刻芽
为了更好的保证梨树苗的生长,农户需要对其顶端优势进行控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农户需要根据梨树苗的自身高度来减去其顶端一定长度的枝条,同时保持苗行相对的方向对枝条进行倾斜拉枝。在完成拉枝后,农户可以再对枝条进行同样的操作,通过刻芽来更好的促进梨树苗生长枝干。直到梨树苗成长到120cm左右时,农户可以停止对顶端优势的控制以及上部枝条的刻芽,改为在树苗距地面40cm左右的位置进行刻芽,以此来为次年进行倾斜拉枝做好准备。
3.4修剪技术
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枝节坏死或者错乱等问题的可能性较大,此时,便需要对其实施合理的修剪操作,避免多余的枝叶吸收树干的养分,对梨树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结构不同的枝体应用的修剪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修剪纺锤形树体时,便需要在树干中心干上以20厘米为单位,每隔一个单位留一个分支,并促使其均匀的向四周分布,一个梨树的中心干上留有的分支不可大于15个。
3.5定距及施肥技术
在将树苗种入土壤之前,应基于所规定要求对梨树进行株行距离打点,同时,应注意促使各点间的距离相同以及横竖线均为直线,如此一来,可确保每颗梨树吸收的营养量以及生长速度较为一致。合理控制基肥的使用時间以及用量,可促使土地的有机含量大幅度提升,使得梨树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同时,还可以在各梨树间的空隙位置处种植三叶草或者豆类作物,可起到为梨树提供绿色化肥的作用。此外,在秋季末期、春季初期,将动物粪便等腐肥以及有机肥施用于相应种植区域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加这种肥料的过程中,应严格循序少次多量的施用原则,有助于防止树苗基于营养过剩的影响而无法健康生长甚至死亡。
3.6花果管理
无论在哪种水果的栽培过程中,花果管理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水果的品质以及产量,梨树高密植栽培也不例外。在进行花果管理的过程中,农户需要及时的进行梳花梳果,并根据栽培梨树的品种来适当进行留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栽培的首年农户应该尽量不留果,在之后次年根据产量来进行5kg左右的留果,第三年留果量可以根据产量上涨到10kg左右。除此之外,农户需要在果实直径超过1cm的时候及时进行套袋,袋子可以选择双黄袋或者外灰内黑袋。在进行套袋之前,农户需要先喷施杀虫和杀菌药剂。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虫害,同时避免果实上出现过多的农药残留,以此来更好的提升果实品质。
3.7病虫害防治
在梨树高密植栽培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黑星病、锈病等,常见的虫害则主要有金龟子、红蜘蛛等,笔者对其防治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对黑星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农户可以于梨树休眠的时期采用全树喷施保护剂的方式,在铲除剂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4~5波美度石硫合剂、100倍的五氯酚钠或300倍的五氯酚钠和1~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来进行防治。除此之外,在春季发现病症时,农户需要及时进行喷药治疗,选择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来对其进行防治。通常情况下每半月喷施一次,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在对锈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农户可以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00倍的五氯酚钠混合液1次,以此来更好的去除病源。除此之外,在发病后农户可以选择喷施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将喷施间隔控制在15天左右,连续喷施3次左右即可。
对梨树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针对金龟子防治需要分为蛴螬孵化盛期防治以及成虫防治。这之中,蛴螬孵化期以及幼虫期是进行防治的最优时期,农户可以在种植地块中施用40%辛硫磷,并将浇水时间控制在每天的傍晚前后,以此来达到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病害防治还是虫害防治,农户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果园进行清理,通过将带有病虫害的枝叶或者果实及时清除,来更好的避免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保证果实的产量以及品质。
总之,通过应用梨树栽培技术,在科学的管理之下,可以大幅度提升果实的产量以及品质,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以此来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盛峰雷.梨树省力密植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研究,2019,1(15).
[2]任凯.试析梨树早产早丰栽培技术及其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