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显微镜是人类研究客观世界的眼睛,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TEM)是应用最广泛的、具有纳米级别表征能力的显微镜,常用于生物、半导体、材料学领域。TEM技术发展涉及电子腔、电磁透镜、HRTEM、STEM等方面,近些年来球差矫正技术的发展使得TEM的分辨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而本文针对TEM样品杆专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是因为样品杆是TEM观测中用于承载样品,实现特殊观测需求(如原位观测,力学、热学、电学测试)的重要部件,价格昂贵,有的原位样品杆的价格甚至占到TEM整体价格的一半,并且国内TEM样品杆技术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全球发展趋势以及在各国的分布情况,介绍了几个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其次对专利技术发展路线进行梳理总结。通过上述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利审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衍衬像;样品杆;样品台
引言:透射电子显微镜直接在原子点阵尺度研究物质的结构及演化过程,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物理图形,为发展新原理、新应用提供了重要机遇,属于一种高精尖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一、技术背景
(一)TEM技术概述
透射电镜与光学显微镜相似,主要由光源、物镜和投影镜组成,只不过用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透镜代替玻璃透镜。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透过样品,由于样品内晶体取向或结构的不同,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电子束穿过样品后形成携带着样品结构信息的衍射振幅分布,打在荧光屏上形成衍射衬度像。随着球差校正技术、单色光源技术、高速CCD技术的发展,透射电镜的空间、时间、能量分辨率都有了长足的提高,随着电学、力学、热学等附加功能的实现,透射电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二)TEM样品杆技术概述
样品杆是透射电镜重要的组件之一,起承载样品的作用,对样品的加热、加电、加应力都要通过样品杆来实现。根据样品杆的倾转特性,商业化的透射电镜样品杆可分为单轴倾转和双轴倾转两种。双倾杆使得样品的转动范围更大,更利于观测。根据样品杆具体应用特性,主要可分为用于实现力学测量的力杆、用于实现加电加磁测量的电杆、用于实现样品加热的热杆。如何克服样品杆周围空间狭小的问题、使样品杆的功能更强大、加工更简单、控制更准确、快速、稳定,是样品杆设计的方向。
二、 TEM样品杆专利技术的整体情况
(一)专利申请分布
以主要CPC分类号H01J37/26,H01J37/02,G01N1/28及关键词“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ample”、“holder”、“stage”等在VEN里进行检索统计。分别在CNABS和VEN库中以第一申请人为指标对国际和国内的主要申请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申请量大于等于10的前九名申请人分别为日立(JP)、日本电子(JP)、FEI(US)、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KR)、protochips(US)、北京工业大学(CN)、精工纳米科技(JP)、卡尔蔡司(GE)、gatan(US)。
全球主要申请人申请量情况(前9名)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名的日本、美国公司占全球申请量的近一半,即专利申请主要申请国为日本、美国;前九名申请人中,我国仅有北京工业大学,申请量占百分之2;前九名申请人中,除3个为高校、科研院所,其余均为公司,即该领域处于国际大公司主导的状态。
由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年代分布,可以看出,全球TEM样品杆自1994年之后进入快速成长期,在2002至2005年间达到高峰,目前仍然保持活跃的势头。
全球申请量趋势
由国内TEM样品杆领域主要申请人的初步统计可以看出,前五名的申请人分别为FEI(US)、日立(JP)、北京工业大学(CN)、中科院物理所(CN)、兰州大学(CN)。可以看出,国内市场仍然由外国公司主导,即业内巨头FEI和日立。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业界巨头的日本电子在中国没有TEM领域的申请,然而市面上最常见的电子显微镜及样品杆就包括日本电子的产品,这可能是基于其业务需求导致的。
国内专利分布情况
可以看出,中国申请人在TEM这一高精尖领域的专利水平与国际巨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可能与我国精密加工方面与美国、日本存在差距有关,并且排名前三的中国申请人均为高校、科研院所,而国际上排名较前的申请人大部分为公司,因此在商业化应用方面,我国透射电镜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二)技术发展路线
结合专利文献阅读分析,可将TEM样品杆的发展脉络分为样品杆的倾转、力杆、热杆及电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样品杆的倾转
由于样品杆前端与极靴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样品杆倾转角度过大,非常容易碰撞极靴,造成电镜的不可修复损坏,另一方面,在进行衍衬成像时,很多样品的需要观测的晶面都是高指数晶面,需要进行大角度的倾转,还有三维重构也需要大角度的倾转,因此如何提高样品杆包括倾转在内的活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样品杆主要分为单轴倾转和双轴倾转两种。单倾样品杆通常以样品杆的长轴为转轴实现转动,如gatan、FEI公司的单倾样品杆(US6410925B1,US4833330A),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向更牢固(FEI公司US2004256570A1中,样品杆的样品承载部分进行边缘加固)、更安全(日本电子公司JP2984083B2中,设置样品倾转传感器,防止样品杆转动角度过大撞坏极靴)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空间狭小,单倾的方式始终无法克服倾转范围小的问题,之后,随着双倾样品杆的广泛应用(日立公司JPH0887972,gatan公司US6388262A1,在样品杆样品所在平面上,设置与第一个转轴垂直的第二个转轴,通过两个转轴,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倾转角),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技术正向着提供更大的第二旋转轴倾转角度(日立公司JPH0887972第二轴倾转角度可以到90度甚至更大,远大于常规的单倾杆的40度左右,即使倾转范围较大的单倾杆,也不过60度)、样品杆尖端更小以便增大与极靴之间的空间以提供更大倾转角(EP1503399A1),有的申请人为了解决倾转角度过大时,用于冷却电子光源的液氮蒸发吸附,进行了相关设计(US2012024086),中国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为了克服双倾时,前端的推杆、弹簧占据空间过大,不利于样品杆倾转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洁的双倾样品杆(CN105758876A),并且提高了倾转、位移控制的精度。
Gatan公司单倾(左)和双倾(右)样品杆
目前,样品杆必然是在实现其他功能(力学、电学、热学、原位测试、3D重构)的前提下,向更大的倾转范围,更精确、快速的控制方向发展。
2.力杆
力杆是具有力学测试功能的样品杆。Hystron公司的(WO2011066018A1)样品杆通过设置力电传感器及力学测试部件,可以原位进行力学测试,并进行TEM观测;JP6296737A中在样品杆上通过压头进行压缩测试,还可以进行拉伸测试。国内申请人中不乏开创性的发明。北京工业大学的CN102262996A中通过双金属片加热后膨胀速率的不同步,对双金属片上的待测样品引入力学形变,进行原位力学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巨头的FEI、日本电子等企业在这方面的申请较少,可能是由于TEM中的原位力学测试是基于实际待测材料的一些具体条件来实施的,FEI、日本电子这种国际巨头更多的是要考虑提供通配的产品,因此在这方面的申请量并不多。
Hysitron公司原位力学测试样品杆
北京工业大学双金属片原位力学测试样品杆
3.热杆
热杆是具有热学测试功能的样品杆。Gatan公司(US4950901A)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准确、便于冷却的热杆;Protochips公司在热杆方面有多项专利:WO2008141147A1中温度保持稳定;US2017062177A1、US2019080882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加热的热杆;中科院物理所提供了一种热杆(CN105084290A),可以同时加电场和加热,由MEMS芯片窗口的调整来接纳不同尺寸的样品,适用性好。
Protochips公司的热电元件加热样品杆
如何提高加热、温控的准确性、稳定性,拓展功能,以及结构上的简洁易用,是目前热杆的发展方向。
4.电杆
电杆是具有电学测试功能的样品杆。日立公司US2011073759A1中在样品平面上设置线圈和电极对,用于产生电磁场,并在磁场下对样品进行观测;FEI公司CN101957327A通过在样品支座上设置焊垫和电极,使电流施加到样品上,此外还可以设置多种电子部件,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DENS公司US2015185461A1中提供了一种多扩展可能的电磁测试样品杆。中国申请人在电杆方面也有多项申请。东南大学CN103531424A中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待测样品,实现同一批次多次电性测量;复旦大学CN105679631A中可以实现在不同温度下加电、磁场,实现原位多场耦合的观测环境,北京工业大学CN102262996A中样品杆可以实现原位力、电综合测试。
日立公司原位电学测量样品杆
FEI公司原位电学测量样品杆
目前在进行电杆的设计时,由于放置样品的样品杆尖端与极靴之间的空间狭小,在样品杆上电子器件具体设置方式是最主要的问题。
结论:本文对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笔者分析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领域的专利分布和趋势。从全球申请量趋势、申请国家分布、重要申请人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日本和美国的大型公司在该领域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实力与它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所,研发企业较少,没有很好的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将向着更精确、稳定,结构更紧凑易用,功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