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均是小微企业,他们创造了大部分的就业岗位,是经济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也颁布了了一些扶持他们发展的政策,在其中就包含有关于税收的优惠政策,阅读相关文件及政策后,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做出相关分析,并做出税收筹划研究。
关键词:税收优惠;税收筹划;小微企业
1.引言
小微企业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居民都任职于小微企业。,根据小微企业名录的记载,我国现存小微企业大概有7300多万户(截止至2018年7月)。其中有企业性质的2300多万户,差不多是我国企业总数的82.5%,属于个体工商户性质的有5000余万户,占了我国个体工商户总数的80.9%。由此,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国家积极帮助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这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税收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2. 1小微企业在投资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形式来进行纳税筹划。举例如下:A公司在2019年准备投资兴办一个小企业,假设企业的年收入所得为24万元,现有又两种可供选择的企业设立方案,①设立为独资企业,②设立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那么根据方案①,若将设为独资企业,相关规定说明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可不缴纳所得税,根据生产经营所得来缴纳,因此应纳税额240000×35%-14750=69250元。根据方案②,企业在2019年收入为26万元,根据相关规定说明,年收不足30万元时应按50%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20%的税率,企业所得税应为260000×50%×20%=26000元,税后利润为260000-26000=234000元。税后利润分配给投资者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约为234000×20%=46800元。因此,在年收入小于30万时,企业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更便于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2.2小微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在经营中,可以采用减少或推迟确认收入,或是提前确认成本费用等方式进行所纳税筹划。如果说企业的某资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为实现延期纳税,可以通过加速折旧或者是缩短折旧年限的方式。加速折旧可以加快企业的资金流转,帮助减轻企业税负,以此来提高企业对设备投资的意愿,能促进生产以及创新力。当企业采用固定资产税前扣除政策,有可能会加大年后的税负压力,所以企业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经营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是否进行加速折旧或者是延时,这就才能够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2.3利用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可以适当地增加企业的合理开支。有关政策规定,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三十万元以下的,其所得应减按50%计算,再按20%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10%。所以为了把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三十万元内,企业可以通过向公益组织捐赠、招聘残疾人员就业、增发员工奖金、增加广告支出、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开支,以此来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而且这些方式还可以增加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形象,一举多得。
3.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仍存在的问题
(一)优惠政策宣传不够
宣传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有效针对适用人群,效果不佳。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前,未对纳税人的需求细查,无法进行分类分层次地针对性宣传;宣传过程中,纳税人对所宣传的优惠政策仍无法理解透彻;宣传结束后,并未进行相关的效果评估。难以使纳税人真正了解该优惠政策。
宣传的内容仅涉及表面,并不仔细,使得纳税人虽知道有该优惠政策,却不知应如何有效利用。存在有只重外部宣传、忽视内部宣传,只重政策宣传、忽视程序宣传等问题。
宣传形式不精准,渗透力不足。
受制于宣传资源、形式等因素,真正贴近纳税人生活、联系实际的体验式宣传不够到位,难以使纳税人真正体验到税收优惠带给他们的好处。导致宣传持续性和渗透力不足,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
(二)部分小微企业放弃享受优惠政策
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纳税指导,部分小微企业选择主动放弃享受优惠政策。因为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财务核算水平有限。再由于对税收制度和财务政策了解不够,纳税人并算不清销售额,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对税收制度不了解的情况,担心涉税风险,所以宁愿放弃优惠政策的好处。有的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完全摸不着头脑,不会计算,没有时间去算,因而主动放弃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
还有就是相应的税费退费机制并不人性化。目前的工本费程序为单向进入,属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管理,而且只进不出,其管理程序还规定了不能直接退库,退费职责的归属也尚未明确。当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申请退费时,常常会遇到审批程序多、时间长、还要来回跑,花费很多精力,时间成本太高,这就更使得有的效益好的小微企业想放弃税收优惠政策。
(三)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够到位
小微企业、基层税务部门还有上级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小微企业的需求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基层税务部门处,而基层税务部门处理问题时存在的问题又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到上级税务机关处。同时,纳税人也无、没有办法知道相应的政策是否全面属实,对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监督,这些问题都导致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全面、高效地落实。
4.应对建议
一是把握小微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诉求,征集他们的建议,定期梳理税务热线中受理频率较高的涉税问题。宣传要有针对性,可以同新闻媒体部门加强沟通,与之合作,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宣传并不只是传出去,还需要相关部门来分析宣传所达到的效果,再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反思,并改进目前宣传形式或内容上的不足之处。
二是为核查之后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优惠政策”,派出专业的税务人员为其进行优惠政策解读。成立专业的小微企业服务团队,多方位了解小微企业的各种需求,全面摸清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实际情况。
三是“新政”施行时,要尽快对小微企业的财税人员进行最新信息的培训与政策解读。首先,税务机关要注意加强相关报税人员的税收新政策学习,还要在业务上要全方面指导,在政策上要全方位宣传。其次,小微企业自己也必须要重视财税人员的专业提升,要格外注意及时让财税人员参与最新的政策培训,及时学会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最新税收政策,减小涉税风险。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网络税校功能,让干部、税务人员能随时通过网络学习最新政策,让其熟练掌握最新优惠政策。可以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核算方面,对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还有引导。可以借助网络课堂的平台,对小微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免费的培训和辅导,同时还可以鼓励相关专业的专家、高校为小微企业主动开展公益性政策解读服务,以此来规范小微企业的税务核算程序,进一步保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李霞.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发展影响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0):84-86.
[2]邬婷.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小微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商讯,2019(14):69-70.
[3]谷强.民营小微企业涉税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8(35):150-151.
[4]梁玉涛,卢春钰.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3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