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继昌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是一种操作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疾病,对这一疾病需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手术及预后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改善患者预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属于一种反映心肌微小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目前常将该指标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中。本次研究中,对cTnI的特性及在心脏外科围术期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Ⅰ;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心脏外科为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心脏病,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然而心脏手术在术后却极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这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I)属于一种反映心肌微小损伤的特异标志物,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该指标被广泛用于心脏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价中。
1.cTnI的基本特征
cTnI是心肌肌钙蛋白(cTn)的一种亚型,该亚型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与机体心机细胞中,当心机受到损伤的时候该物质会释放到血液中。cTnI的分子量比较小,正常情况下外周血cTnI水平比较低,正常值为0~0.3μg/L,而在心脏疾病发生后会迅速的释放到血液中,使得血液中该物质浓度迅速升高,因此cTnI对心脏疾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当前,对cTnI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人工合成的cTnI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这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的灵敏度,为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cTnI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
2.1 cTnI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极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对于心功能正常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cTnI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心肌线粒体DNA存在获得性损伤、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情况,这样会使心肌细胞内的肌原纤维被溶解,让线粒体肿胀变性,这些心肌损伤均使得血浆中cTnI水平升高,因此cTnI可作为预测先天性心脏病心衰的一项重要指标。周雅娟等[1]的研究中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中,检测 NT-proBNP、CK-MB、cTnI对手术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cTnI水平明显较心功能正常的患者高。
2.2 cTnI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
在不同的研究中对cTnI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当前针对正常群体及行CABG手术患者检测cTnI的标准仍旧存在争议。在普遍认可的研究中,显示对行CABG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检测cTnI有助于发现患者心肌组织微小损伤,有助于判定患者的预后。刘春明等[2]的研究中分析了CABG围术期cTnI的变化规律,研究中依据手术方式分成了非体外循环组与体外循环组,结果显示在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TnI浓度上非体外循环组明显低于体外循环组,此外非体外循环患者血清cTnI浓度峰值显示cTnI浓度峰值呈正相关,提示检测血清cTnI对于预测CABG术后心肌损伤有重要价值。
吴震等[3]的研究中使用cTnI检测比较不同时期CABG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在研究中选取了196例在2周内实施CABG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按照患者手术时间间隔分成了Ⅰ组(≤6h,46例)、Ⅱ组(7~72h,37例)、Ⅲ组(4~7天,52例)和Ⅳ组(8~14天,61例),在cTnI检测结果上,手术时间窗越晚的患者血清cTnI水平越高,这也提示实施CABG越早对于血清cTnI影响越小,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2.3 cTnI在判断心脏瓣膜手术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心脏瓣膜手术是心脏外科常见的一种术式,针对冠状动脉在正常水平的患者,采取心脏瓣膜时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这一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心肌缺血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心脏瓣膜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预防,检测cTnI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是在发生心肌缺血后,血清中的cTnI水平会显著升高。王润哲[4]的研究中,对经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的预防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心肌缺血的患者在血清cTnI水平上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肌缺血的患者,提示cTnI同心肌功能呈正比。同时cTnI水平峰值浓度还同主动脉的阻断时间存在正相关,因此可将cTnI水平用于判断心脏瓣膜手术的有效指标,同时可指导相关护理人员采取合理的心脏保护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
2.4 cTnI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血清cTnI处在正常水平,术后会出现相关的变化。章武战等[5]的研究显示,行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的患者,在术前血清cTnI处在正常水平,但在术后1h、24h、48h及72h血清cTnI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以1h增高最为明显,在24h后逐渐下降,但是均高于术前,这提示cTnI可反映体循环外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及预后。
3.结语
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测该指标对评估心脏外科手术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检测方法的统一,cTnI也将成为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周雅娟, 殷勇, 纪凤娟,等. NT-proBNP、CK-MB、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及心脏手术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J]. 医学综述, 2018,23(1):2264-2269.
[2]刘春明, 王正飞, 杨龙,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心肌肌钙蛋白I变化规律的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 37(12):54-56+60.
[3]吴震, 顾承雄, 刘长城, 等.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效果[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8,26(3):153-156.
[4]王润哲. 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直视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2019.
[5]章武战, 陈欣, 赵美芳.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血清cTnⅠ和hs-CRP的变化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官网,2018,25(09):134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