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瑶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铜陵244002)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将2018年2月到2020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62例,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31,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1,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更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人文关怀护理;护理质量;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无法起到根治效果,但可减缓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理想效果。但由于慢性心衰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且很容易出现紧张、绝望、不安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降低,甚至会抗拒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配合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主要应用常规护理,但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为分析该护理模式的具体效果,笔者展开对比研究,现总结研究具体内容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到2020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62例,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1)。对照组:女性患者有14例,男性患者有17例;年龄为48到78岁,平均年龄为(61.85±6.82)岁。实验组:女性患者有13例;男性患者有18例;年龄为47到79岁,平均年龄为(62.01±6.76)岁。以上数据资料互相对比,得出结果表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方法:监测体征与病情、指导用药、简单口头宣教等。
实验组患者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措施是:(1)患者入院时,主动且热情接待患者,指导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功能区位置、环境、医护团队等,缓解患者初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与不适感。(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其营造温馨且舒适的住院环境,可在走廊与病房内摆放绿植与各种符合患者喜好的装饰,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通风、消毒,根据患者的感受与天气控制病房内的湿度及温度;进行相关操作时要放轻手脚,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同时控制访视时间与人数。(3)了解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等信息,为患者进行人性化健康教育,要确保教育的内容与深度符合患者的理解能力,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与护理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其重视程度。(4)询问患者的感受为其调整床头高度,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在受压迫位置铺垫软垫或铺设气垫床,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与按摩,以免出现压疮。(5)加大与患者沟通交流的频率,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要了解其负面情绪的程度及出现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发泄,通过交谈感兴趣话题、开展相关活动(座谈会、交流会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缓解,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依从性;指导患者家属及朋友等于规定时间内访视患者,给予患者陪伴,让患者感受到温暖。(6)出院前进行强化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进行随访,如电话随访、QQ随访、家庭随访等,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1.3评价标准
(1)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1]测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值为100分,低于75分为不满意,75到90分为满意,高于90分为很满意,计算满意度并相互对比。(2)护理质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2],包括:护理记录、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护理质量越高。计算均值以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为本研究处理对比数据的统计学软件。护理满意度采用的检验方法是检验,描述方式是。护理质量评分采用的检验方法是t检验,描述方式是()。统计学意义存在的依据为P﹤0.05。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照。详细数据见表1中内容,与对照组患者(77.42%)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7%)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患者的心肌由于炎症、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因素出现损伤,心肌的功能与结构出现变化,最终使其心室的充盈功能与泵血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对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影响,增加了患者出现肝硬化、肾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几率,对其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影响[3]。
目前临床对慢性心衰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利尿剂、他汀类药物等,具有一定效果,但总体并不理想,死亡率较高。为保证药物治疗的效果,减缓患者的病情进展,挽救其生命安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但总体质量不佳,笔者认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该护理是人文关怀理论在临床实践的一种应用,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与完善,打破了传统以医护人员为中心的模式,将护理中心放在了患者身上,能够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围绕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更高,同时可保证患者的尊严与个性得到尊重[4]。为进一步分析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笔者以62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示: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该结果符合蔡秋娜[5]的研究结果,说明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起到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的作用,可保证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积极性与依从性,进而提高护理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更高,该结果与朱银花[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可给予患者更佳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进而保证了护理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奠定基础;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菁慧.探究人文关怀理念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0,6(05):191-192.
[2]张倩倩.人文关怀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84-186.
[3]郑璐.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7):1069-1070.
[4]孙晶.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6):728-729.
[5]蔡秋娜.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6):141-142.
[6]朱银花.慢性心衰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