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月6期   作者:王琴娣
[导读]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缓解成效


王琴娣
(江苏省武进区嘉泽镇嘉泽卫生院;江苏常州21310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缓解成效。方法:本社区于2019年1月~12月抽选80例老年人为对象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优良率。结果:干预后心理状态优良率提升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进而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心理健康;老年人;护理干预
   引言:
   随着老年人基数的持续增加,此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确保其身体健康,而且还得切实关注其心理健康。为了积极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本社区特为80例老年人展开了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成效相当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80例老年人进行研究,包括男43例、女37例,年龄65~86岁,平均(74.93±4.71)岁。其中,单身老人18例。这些老年人均患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病且均伴有负性情绪。
   1.2 方法
   (1)加强沟通:定期入户随访并与这些老年人聊聊生活中的事情,认真倾听其主诉,帮助其解决整洁、购物以及饮食等方面急需处理的需求。再者,依据其职业背景与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空巢老人要了解其寂寞孤独的程度,把握其思想,进而给予关心与鼓励。谈话过程中要找到老人的认同点以实现高效沟通,对其出现的各种心理困境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2)帮助其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当出现家庭纷争时,护士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将其化解,及时与老人家属沟通,告知其良好的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影响,要求其家属加强对老年人内心需求的关注力度,给予老年人精神支持与情感关怀,从而促使其开阔心胸以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3)鼓励其参与社会交往与体育活动:由于本社区已经存在老年人组织,护士要结合老年人的体质状况鼓励其多加参与自己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此类组织来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其放松心态,以乐观平和的态度来丰富生活,进而避免孤独忧郁。
   (4)加强慢性病的护理:社区护士要给予慢性病老人更加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做好宣教工作,其内容要做到浅显易懂,要与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相贴合。在服药治疗与康复指导的过程中,要为其讲解致病的原因与机制,告知其如何从源头上防治病情,从而为其建立自信。
   (5)针对性护理
   ①空巢综合征的护理:借助发传单、书籍或板报的形式来扩大宣传力度,赠送孝文化手册。由于社区单身老人较多,这使得其极易出现空巢综合征。因此,必须对单身老人给予足够的关心。对于有严重空巢综合征的老年人,可鼓励其参与老年协会举办的活动,这样有利于让其多结识朋友。
   ②脑衰弱综合征的护理:对老年人的精神情况进行观察,加强关心,鼓励其参与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年协会举办的活动,让其参与运动力度不太大的室外活动,如散步与打太极等。同时,要告知患者必须对脑衰弱综合征的病情状态加强重视。
   ③抑郁与焦虑的护理:老年人有孤独、衰老以及离退休等情况,使得其极易出现抑郁症与焦虑症。针对此类老年人,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情绪疏导,经常到老人家中与其亲切地谈心,让他们感受到关心与尊重。总而言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老年人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需教会其自我放松与自主疏导的具体方法。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优良率。
   1.4 判定标准
   依据本社区自制心理状态调查评分量表统计心理状态优良率,该量表包括心态乐观、人际交往、遵医嘱服药、保健意识、健康状况等5项要素,总分100分,分为优(>85分)、良(60~85分)、差(<60分)三个等级。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比较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即差异明显。
   2. 结果
   干预后心理状态优良率提升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在持续增长,这使得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面对的难题,加之老年人机体各部位均出现进行性衰老,导致躯体健康程度远不如前,且对社会与日常生活适应能力也随之减弱[1]。有调查指出,体弱多病、经济水平低、未得到足够赡养、丧偶以及空巢等生活问题都会给老年人的思想带了困扰,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也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抑郁性情绪障碍[2]。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帮助其维持心理健康,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下:①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职工在离退休之后不再参与工作活动而产生不适应的情况,继而出现心神不宁以及强迫性洗手等行为,时常会回忆在职时期发生过的事情并且会毫无理由地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产生偏见,最终会逐渐产生失眠多梦以及盗汗等症状[3]。②空巢综合征:指老人无子女在身边照料而独守空巢的情况,由于有些人不愿与老人在一起生活以及住房紧张、工作调动等原因,使得空巢现象得以形成,尤其是单身老人而言,极为孤独。③脑衰弱综合征:患有身心疲乏、记忆力减弱、反应迟缓等症状,稍有体力或脑力活动便会感到疲劳,睡眠质量差。④抑郁症:指持久性的精神抑郁障碍,老年人自杀常与此种心理问题有关。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是隐伏而渐进的,早期常表现为食欲不佳、头晕头昏等神经衰弱症状,后期则会演变为精神与行为活动障碍以及躯体性症状。心理护理干预主张“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兼顾采用加强关心、健康宣教以及对于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护理,此法全面而到位,有利于缓解老年人的心理问题[4]。故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社区特展开了本次研究,文中干预后心理状态优良率高达95.00%,远胜于之前的80.00%,由此可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老年人多存在类型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其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极为不利,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从情绪关怀以及慢性病的宣教出发,帮助老年人重塑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媛媛.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J]. 东西南北,2019,5(10):105-106.
[2] 王菊花,陈应兰,吴勤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8,32(18):184+186.
[3] 荆瑞荣.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9,7(08):176-177.
[4]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20,16 (21):622-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