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信息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月6期   作者:邓虹 王江海 杨银波 魏丹霞 龚瑞莹 张寅
[导读] 分析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推送学习在提升学员医患沟通能力中的效果。

邓虹    王江海   杨银波   魏丹霞  龚瑞莹  张寅  杨娟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推送学习在提升学员医患沟通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名规培学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在中医APP上推送资料以供学员学习,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学员在接受中医APP的线上学习前后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学员在接受中医APP推送学习后的医患沟通能力分数为(11.31±2.19)分,明显高于线上学习前的医患沟通能力分数(17.38±3.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教学可极大地提升规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
关键词:医患沟通;中医APP;学习平台
  医学是一门集合人文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综合学科。随着医学观念的发展也使得现代医学模式正式进入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目前国内医患关系爱的现状集中在缺乏有效沟通而导致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恢复。为此,要求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倡人文精神,将治疗疾病与敬畏、生命呵护、关爱和健康有机结合[1],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高质量、高效率的沟通以达到患者和医生之间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好生命健康。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给社会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我国卫生主管部门也开始大力实行“互联网+”行动,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就诊,还可以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2]。利用电脑、iPad、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为医患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平台,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此,我院建立了医患沟通能力学习平台的中医APP,利用微信推送医学人文、医学哲学、带教老师的医患沟通示教小视频等学习资料,一方面加强教师和规培医师的沟通,一方面让他们在中医APP上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为改进医患沟通质量打开新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规培学员10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加学员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由学员在传统教育下与患者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检查情况、经费、疾病诊断、心理疏导、治疗方案、心理疏导等,然后发放医患沟通调查表问卷,查看调查结果。
  以上问卷调查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向中医APP上推送相关学习内容,由同100名规培学员自行在中医APP上进行学习,学习后再次发放医患沟通调查表问卷,查看结果。学习资料内容主要有:①由带教老师定期向平台发布有关医患沟通的常见误区、注意事项、法律法规等,规范学员在医患沟通中的行为。②带教老师定期组织座谈会并将通知发于中医APP上,前期由学员观摩带教老师与患者之间的座谈会,待学员有一定沟通能力后可尝试举办学员与患者间的座谈会,带教老师旁听并在必要时进行指导,座谈会结束后及时点评可促进学员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学员克服胆怯、主动学习,更好的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最后将座谈会剪辑成视频放入中医APP上,方便学员随时回看提升沟通技能、巩固有关知识。③带教老师根据临床中接待患者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编辑成文字或是视频或是语音发至中医APP上,由学员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找出案例中沟通不合适宜之处以及解决方案,强调沟通能力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肢体语言、态度、措辞、语气、时机、细节等。同时可由学员自行设计有关案例发至中医APP上共同探讨总结。④鼓励学员参加医患沟通活动,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增强实践能力,有利于将专业知识应用在实际沟通中。带教老师在学员沟通中出现的不足应给予及时纠正,在实际沟通中提升沟通能力,有利于建立一个信任、平等、互动、友好的医患关系。⑤经案例讨论法来培养学员的沟通能力,让学员在中医APP中各抒己见,寻求符合自身的沟通技巧。



1.3 评价标准 比较规培学员在接受中医APP线上教育前后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估使用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以美国Makoul G等的SEGUE Framework问卷为原型,根据中医的特点进行量化制定,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学员与患者间的关系建立。包括是否有礼貌称呼、患者是否信任自己、隐私保护、是否说明本次谈话目的;②信息收集。包括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询问本次治疗的有关病理和社会心理信息,防止诱导性体温,对信息再次核对③信息给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病情情况,解释治疗方案及用药方法等,解释时避免出现难以理解的专业性词汇等;④。理解患者。包括理解患者的担心,对患者表示关心、关注等得到患者的信任,明白患者的暗示,尊重患者;⑤结束谈话。结束谈话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还有其他疑问需要探讨,进而说明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说明沟通能力越强。考核使用角色模拟法,所有学员均在同一案例下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APP线上学习前后沟通能力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100名规培学员,并在中医APP线上学习前后均发放问卷发调查表100份,均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00%。线上学习前,100名规培学员的沟通能力考核评分为(11.31±2.19)分,而在线上学习后100名规培学员的沟通能力考核评分为(17.38±3.31)分。由此可见,在我院随机抽取的100名规培学员在带教老师讲培训资料等有关信息上传至中医APP上后,学员的沟通能力明显高于线上培训前,线上培训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国际医学教育研究规定所中要求中医学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即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3]。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要求医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技巧,更要求医生具有较为全面的医学知识。因此医患沟通需要学员深刻认识到自身医生的角色并更好的履行该角色的职责及功能,同时需要学员提高对患者担忧等的理解度,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有助于学员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因此在对规培学员进行带教过程中需要让学员在情景模拟中不仅扮演医生,还要扮演患者,这是培养学员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之一。但传统的教学中固定课时及课时的限制性,培训的方式较单一,效果不明显。本文研究中对规培学员采用中医APP培训形式,通过在中医APP上上传有关资料、课件、案例、学员实习过程以及学习任务,每次课前带教老师讲医患沟通的视频发至中医APP由学员观摩,然后自行分组进行案例模拟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其结果显示,学员在通过中医APP线上学习后的医患沟通能力明显高于线上学习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8)。说明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推送学习可以提高规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同时要求学员自行录制与患者沟通的视频并分享到中医APP上,实现课前、课后的师生互动,促进学员的改进,提高中医APP推送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医患沟通平台的中医APP教学中带教老师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发挥着指导与引导的作用,有助于学员处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最大程度的发挥学员的学习主管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规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英,程欣,黎祺.基于微信平台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口腔医学教学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10(20):3236-3238.
[2]刘一争.给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医院微信公众号应用现状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4(4):652-653.
[3]张韵婷,姚雪,季梦遥,等.美国医学院医患沟通教育对我国八年制医学生教学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6):964-966.
保留课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7ZDX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