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月6期   作者:赵小兰
[导读] 探究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效果。


赵小兰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入院前急救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急救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院前急诊急救。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在入院之前接受了急诊急救的科学措施,急救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更好,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开展有效的院前急诊急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急诊科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住院时长;治疗;抢救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等临床特点[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患高血压的人数量越来越多,并发脑出血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多见于老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稍高,但这并不代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不会发病。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治疗工作越来越重要,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医疗水平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手段及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入院前急救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67.8±3.4)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68.1±3.2)岁。纳入标准: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排除标准:拒绝接受研究调查的患者。两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由家属自行抢救后送医治疗,主要包括服用相关降压药、卧位休息等内容。实验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急救: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迅速根据家属叙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家属实施相关的急救措施,调整患者体位、帮助患者保温等[3]。接触患者后清理患者口鼻异物,防止舌头咬伤,立即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如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或者骤停,则要立刻安排插管操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相关药物缓解病情,如患者情绪过于激动要适当给予少量安定,等患者急性发病期相对缓解、平稳后,立即转移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急救效果。
   住院时长: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长从送医开始计算,到患者治疗后经过医生同意办理出院手续为止,医护人员要做好记录和统计。
   急救效果:即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的稳定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9.55±1.2)天,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6.61±1.1)天,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t检验计算得出p=0.0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对比
3 讨论
   急诊科室是医院患者流动量最大、医疗工作最繁忙、突发情况最多的一线部门,急性心血管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5],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不仅不能控制住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加重患者病情,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在入院之前接受了急诊急救的科学措施,急救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更好,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开展有效的院前急诊急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基层医院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诊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33):46.
[2]张宏斌,张媛媛.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急诊临床治疗干预措施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9,(23):269,271.
[3]龚小曼.中医护理在急诊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中的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1):122,132.
[4]谭芬.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9,40(12):2881-2882.
[5]范丽敏.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274-275.
[6]先卫武.院前急诊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9,(35):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