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月6期   作者: 刘茜 何岳义
[导读] 研究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

                          刘茜    何岳义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研究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处理,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5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病例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8.4%。结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较好,并能有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
   
   脑中风,也可以叫作脑卒中,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这儿研所致使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的基本原因[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较多脑中风患者可在第一时间得到规范的治疗,但该病患者大脑中枢神经损伤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容易发生肢体障碍、运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这对于脑中风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构成的影响非常大。高血压、心脏病、肥胖、 吸烟等因素,均为引发该病的基本原因。主要表现:头痛、眩晕、意识障碍等。本次研究撷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重点评判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的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13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包括男、女分别为:69:56;年龄在42~75岁的区间,中位年龄为(58.5±5.6)岁。
   纳入标准:意识清晰; 口齿不清;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便失禁;思维障碍;精神障碍。
1.2方法
1.2.1 居家生活护理方法:①生活环境改造方法,椅子高于正常座椅、沙发不可过软,并需在门口设置扶手,提供高度适宜换鞋凳,保证室内门槛、台阶高度适宜。与此同时,应确保过道保持通畅、无杂物,家具无棱角、墙壁上安装数个扶手。②卫生间改造方法,建议在卫生间坐便设置扶手,降低卫生间物品数量,同时保证各个设施没有棱角[2]。③饮食调理方法,严格控制患者每日进食脂肪、油脂的量,以清淡、低盐食物为主,并补充适量的蛋白质、新鲜果蔬。④针灸护理方法,患侧上肢取患者手三里穴、合谷穴、太溪穴、曲池穴、外关穴等;患侧下肢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昆仑穴等。⑤按摩护理方法,按摩患者的患侧肢体,按摩时间及手法需联系患者耐受情况进行选择,1次/d。⑥心理护理方法,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理解、支持,定时可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家庭康复指导方法:睁眼后躺床、坐起、下床站立、走动均为1min,然后实行日常活动,经简单——复杂动作过度,鼓励患者自主进行上下楼梯、语言沟通、散步等方面训练,语言训练可经字、词、句子过度加强训练;日常生活训练可辅助使用工具训练,肢体训练经近端——远端过度,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被动运动,不可过于用力牵扯,2次/d,每个动作可重复15次,比如:屈伸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同时运动期间,健侧上、下肢同样需作相同动作,主要目的:缓冲扩散患侧肌肉兴奋性,使患肢功能尽快恢复[3]。
1.3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125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1.3.2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判总有效率,护理干预后后遗症症状、体征全部消除,并且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为治愈。护理干预后后遗症在、体征显著改善,日常生活基本可自理,为好转。护理干预后没有达到治愈及好转的标准,为无效。前2项指标的评价总和×100%为总有效率。
1.3.3 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状况加以评判,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100%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与研究
   本次研究的病例资料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中,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以计数资料率%的方式表示。
2.结果
2.1 病例护理效果的分析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具体见表1。


3.讨论
    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必然会对患者正常生活、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易使患者承受较大的负担。因此,本文以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主,施行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前者可进行环境和卫生间的改造,对患者生活及饮食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利于使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如此一来,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利于患者更好的活动,处于安全环境下加强康复训练,康复指导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并且作以相应的训练指导,促使患者尽快获得康复[5]。通过本次研究能够看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指导的认可。
   总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采用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在应用效果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优势突出,故此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居家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9,000(003):145-146.
[2]凌坤新.居家护理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00(009):160.
[3]余美玲,郭芳.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4):216-218+221.
[4]朱翔蓉.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居家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04):P.183-184.
[5]李秋妍,徐淑娟,洪花艳,等.多媒体技术联合微信在农村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9):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