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态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生态则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点,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内容。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切入,明确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提出生态城市规划思路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城市发展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区域,只有全面建设出生态城市,才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成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也向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前进。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结合城市实际,把握设计思路,全面做好城市生态规划。
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基础,将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之间能够良好的融合,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内的生态关系进行协调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要能够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方针,结合各个地区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生态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2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2.1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想要顺利实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城市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继而做好相应的规划与布局工作。在对生态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具体状况确保四周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发展空间。相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科学建设城市的生态景观,实现人文景观的科学设计,充分保障框架建设的规范设计,以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新型技术方式,提升生态环境体系建设质量与效率,加快旅游行业发展的脚步,以此促进生态城市经济比重的全面提升。
2.2注重生态在城市规划中的融入
在城市产业的规划中,生态理念要被合理科学融入就要考虑城市产业规划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产业规划的合理性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产业规划的质量,也就确保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因此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方面,要结合城市的发展以及规划的方向上遵照科学的原则,提高城市化产业的技术水平,降低产业能耗和提升生态化效益。针对目前城市化中出现的各种污染,以及污染高的产业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升级转型的基础上优化整体结构,要加强防护系统的使用,避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造成更多的污染。要融入先进的设备以及先进的生态理念,对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保护,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在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定要做好人工干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已有生态系统的全面改造。以往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影响而遭到严重破坏,借助以往的恢复能力,并不能实现高效的恢复。对此,可以将人工方法渗透其中,以此提高生态系统的改造质量,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恢复。除此之外,在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自然景观的保护工作;二是做好生态景观的保护工作,灵活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
2.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根据我国城市分布特点,大部分采取的是依山傍水的发展模式。在展开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时需要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在长期的自然演变下,形成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具备极为可观的调节能力,是改善环境状况的重要帮手,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城市发展事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
形成规划方案后将其落实到位,要加大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应当明确的是,依托人工力量创建的生态环境虽然可行,但实际应用效果远落后于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原始生态系统是基本出发点,根据城市建设状况寻求结合点,以合理的方式适度开发原始生态资源,采取有效的人为保护措施,在维持原始生态面貌大体不变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助力,最终提高生态城市的建设质量。
2.5建立土地规划利用体系
人们要科学规划土地资源,使其和周边环境相统一。例如,设计之初,有纪念物或重要植被,开发商一般不考虑其蕴含的意义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只想除掉这些东西。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先去现场进行认真勘察,妥善处理环境和建筑物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6优化产业规划水平
工业是助力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为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则要针对传统的工业产业结构采取优化策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遵循科学、低污染、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规划中,要对工业的区域划分形成科学的方案,将产业与住宅区有效分离。主城区是市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要求高污染产业远离主城区。在工业厂区的规划工作中,风向是重点考虑因素,应尽可能消除工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且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城市可视为综合发展体,因此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要求,在二者间寻找均衡点,摆脱单独在某一领域发展的局限性。
2.7主动发展生态交通,响应绿色出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城市车辆也与日俱增,要想实现生态交通,就要提升绿色生态出行比例,这对加快生态规划建设脚步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公共交通拥有着较强的优势,这就要求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从制度以及规则上予以足够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比例加以提升,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此,需要提升人民的出行便利,不能因为生态城市规划,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受到干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交通工具。
2.8个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融入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以城市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根据城市本身的特色和地域文化等要点建设特色的生态化城市。注重历史文化的使用,注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打造独特的生态文化城市。同时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证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有效方向 ;在城市规划的管理上,要做好控制 ;在监督机制上要合理完善,提高环保的整体效应和全面渗透。
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正在从经济需求向着环境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就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重中之重,而生态规划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要始终坚持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10):134-135.
[2]刘新宇,王丽艳.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讨[J].居舍,2019(29):105.
[3]王楠.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9):23-24.
[4]马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27-128.
[5] 周林 .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设计——评《海绵城市设计 :理念、技术、案例》[J]. 新闻与写作,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