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晓慧
[导读] :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建筑工程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的形式开展,对于施工材料和设备需求量大,因此,如果做不好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材料不足或浪费的现象。设备的管理不当,以及工程建设的各项工序和内部组织架构的管理不全面,都会对建筑工程有不利影响。文章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针对问题进行控制措施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如想要保证建设行业的快速进步,就需要提升工程管控的力度,这样才可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最终品质。一旦项目中的管控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在项目作业中就极易出现品质以及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提升对其的关注程度。在对项目管控期间,要将其贯穿于作业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此来降低各项风险出现的几率,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预期收益。但是通过对其现状探析后察觉,其中依旧存有些许的问题,因此唯有对这些问题妥善的处理,才可以达到工程项目管控的目的。
        1、建筑工程管理的概念
        我国建筑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变成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及经济引擎地位。在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在实际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不仅影响着项目建设的质量,也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产生着不利的影响。所谓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对项目建设内容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将项目管理知识与经济学内容融入到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高效管理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项目建设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投入。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在监管施工技术时没有足够的力度,主要是因为在项目现场设计方未及时到场,只是依靠业主或个人经验进行工程设计,难以对项目总体进行把握,设计出的图纸与工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造成诸多误工与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另外,由于管理中不够重视施工技术,未能提前会审施工图纸,导致技术问题出现在施工中时,难以及时妥善的解决,这对施工的有序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2.2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滞后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走访,可以看出,我国许多施工现场建设工程相对随意,现场的安全防护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备受影响,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归咎于管理体系的滞后。如今,我国安全施工管理体系滞后主要体现在:①未及时替换和更新建筑施工安全设备,很多设备出现老化与损坏状况;②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不足,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空白管理十分常见;③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知识标志、安全警示标语、安全指示灯;④欠缺明确的安全施工管理职责,多种管理内容未落实到个人。
        2.3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不到位
        当前在工程中,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缺少针对性,施工组织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如有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很多检查项目中都是雷同文件,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针对性不强;没有严格执行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生产规定未能真正落实,过于表面,仅仅是口号,为整个工程的后续进行留下了重大隐患。
        2.4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难
        为确保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和投资者的各项标准,必须派出监理人员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然而,因为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会使得在具体工程检验和管理中,这些派遣的监管者无法彻底落实好个人职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并未派遣专业的安检人员,这样使得检查方法和内容不够合理、科学和专业;由于资金储备、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施工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质检员,多数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加上个人因素和工作时间等的影响,导致无法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无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提升的措施
        3.1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对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来讲,为了保障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科学,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对项目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合同履职等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同时为了使我国建筑行业能够与国际接轨,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建设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另外要重视总结承接的国际项目建设经验,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在落实上的国内外一致性。
        3.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核心管理团队的建设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核心管理团队人员的培养,即同时具备个人职业资质、行业经验、项目管理水平、职业精神、前瞻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建设。由于目前行业当中高水平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方面重视人才的招募工作,招聘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定期的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地产发展商“职能总部平台+项目公司执行团队”的管理模式值得建筑企业决策层借鉴。除此之外,企业应当重视与高校的合作,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满足企业发展建设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
        3.3注重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注重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性不仅直接关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也直接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挂钩。因此应提前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和数据检验,并对施工中的工序进行反复试验,提高对人员的管理严谨度,避免出现施工安全问题,提升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安全系数。
        3.4融入工程造价技术,实现对成本的良好控制
        在全过程工程管理中融入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加强对成本预算的设计和控制,使得成本控制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用经济带动工程建设,提升项目开发的严谨性,用经费来衡量工程的材料、设备、能源、人员、功能、质量,加强对经费支出的数据管理,实现健康的工程管理,科学提升企业的利润收益。
        3.5重视项目管理及加大工程管理力
        度首先应做项目策划及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开展报建、设计、招标、施工等建设工作,确保目标实现。其次重视合同的管理工作,应设立专门合同工程师对合同内容进行评估、管控,监督参与方的履职行为。第三,对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严格按照机制内容对于整体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避免施工过程留下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和规范操作。最后管理单位需要重视发挥监理作用,选择胜任的监理单位及人员,使得监理单位可以起到咨询+监理的作用。2019年3月15日,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实施及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国内建设工程的管控工作依旧存有些许问题,但是通过有效的办法,便可以妥善的对其实行处理,但前提是企业应该加强对其关注的力度,唯有如此才可以提升管控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整个行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原源.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9):156+158.
        [2]高亚男.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中外企业家,2020(19):49.
        [3]段江涛.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06):182+184.
        [4]王灵菊.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20(06):185+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