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的重要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促使建筑工程管理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的策划立项阶段开始,建筑工程的管理就随之进行。所以,管理工作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方方面面的关键工作。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的控制和执行都需要建筑工程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已经不适应建筑市场环境,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获得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大量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当下,更是迫切地需要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使工程项目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1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1顺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领域乃至市场环境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发展机遇,建筑领域需要进行从内到外的改革式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建筑企业内部的改革意味着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在市场新要求的情况下保持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带动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转型升级,采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技术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管理效率,从根本上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提供理论依据,助力科学化管理
在时代发展要求下,管理模式与技术水平的创新是企业永恒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必然也需要创新力度的不断增强,而科学化的管理创新需要的则是系统有力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普及过程即是创新理念以及创新意识的传播过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凭借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现代化管理。这有利于在对工程项目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借鉴先进系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对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对象进行合理的划分,并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手段及模式,从而确保管理效率和最终效益。
1.3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管控
建筑工程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的运用进行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项目管控。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借鉴信息化系统数据平台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全面详细的数据匹配与分析,通过对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以及材料资源的整合分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进而实现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性和模式化。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
2.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最新的管理知识,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吸纳优秀人员,建立相关管理机构,选用专业团队及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的始终,要对工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资源等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优化管理方案并且制定长远的管理目标,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2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水准,使企业能够充分贴合当前的时代发展步伐,而如果想要行之有效地满足建筑工程模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那么就有必要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基本因素的优化创新。创新管理技术的前提是充分明确企业当前发展情况,采用更为符合其基本需要的先进技术手段,优化完善管理程序,保障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想要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强化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保障企业的全方位发展,只有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速度,提高整体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
2.3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现阶段建筑工程各部门均加强了安全管理力度,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通过在施工现场重要场地张贴安全标语、定期组织安全例会等,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但就目前来看,在建筑工程中依然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在落实安全管理目标期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安全施工风险无法得到根本上控制。因此在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对传统安全管理理念进行不断优化,坚持以思想作为引导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秉承以人为本的施工管理原则。同时,协调工程安全、质量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前提下,管控工程成本。
2.4创新工程管理组织结构
在工程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弹性生产原则,对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和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相关的管理职责和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施工制度的设置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次,工程管理组织结构调整还需要坚持刚性结构原则,通过合同的方式对签约双方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促进工程建设规范化进行。最后,建筑工程管理应与市场发展相适应,应改变和拜托传统的高度集权式管理方式,否则极可能造成决策错误,对工程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应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支出,防止过度支出的现象发生。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不管从建筑工程企业规模的扩大,还是从建筑企业数量的增长来看。但是由于资金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差比较悬殊,所以建筑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企业能够立足的根本是在于它的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现在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让客户对建筑的质量风格和舒适度有了更大的期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企业后续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出现,由此来看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总之,当下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发提高,因而这就要求相关建筑工程单位能够创新优化管理模式,用于深度贴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同时还能够在工程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形态以及管理方向的优化完善,提高整体工作水准,实现企业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共同增加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还能够优化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架构,促使企业在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进程的前提下寻找到更为符合自身需要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8(01):87+89.
[2]纪固祥.试论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措施[J].居舍,2018(03):125.
[3]王占东.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33+36.
[4]邹英,周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9(22):288.
[5]罗璐.解析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9(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