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基建投资项目大面积展开,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市政施工企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屡见不鲜,甚至不乏部分豆腐渣工程,对于人民群众以及国家的财产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鉴于此,本文将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大,市政工程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政工程是涉及百姓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因此控制市政工程的质量非常必要。市政工程中常见的有道路,照明设施,桥梁等设施的建设。经济要发展,就要先发展交通,保证交通的畅通,城市化进程才能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建设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完善相关的控制体系很有必要。
1市政工程施工基本情况概述
从内涵上来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管理和优化,通过这种协调、管理和优化来实现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精细化发展,确保施工细节能够顺利衔接在一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一般包含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设备的调试安装、施工过程验收、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仍然会受到外界较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工程施工存在造假成本高、利益划分复杂、对市场政策依赖度低等方面的问题。
2建立和完善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
(1)我们要严格控制市政工程的质量进而预防其他问题的产生。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隐藏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就能避免一些其他问题的产生。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缺陷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及时与负责人报告,协商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建立完善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进度,让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在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预先设定期限,对工程作出预算,当工人能够按照提前约定施工时,就能减少一些意外状况的发生,这样做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并如期完成,降低成本。如果对于施工质量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严重时需要对工程进行返工,不仅会使工程不能如期完成,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3)建立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施工时,往往会影响到周边的交通和商业运营。如果市政工程能够及时完工,就能尽快使当地的经济恢复运转,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3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1缺少相关质量意识
有些建筑单位对工程的质量认识不足,并且缺乏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的工具。一些建筑部门由于对轻质量、重视工程的进展,而认识不足到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往往市政工程建设失败,民众不满意。并且由于施工的工艺控制不够好,排水沟、集水井以及土方的压力不够,砖块饱满不足,非法作业,导致非常多的工程隐患,严重影响质量。
3.2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以人行横道以及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为例,各管线、检查井标高较之路面标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导致路面平整性不足,甚至不乏部分管线基础并未严格遵循行业标准进行回填及处理,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引发路面沉陷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3.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会受到外界多个因素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为了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市政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市场勘察工作,通过必要的市场勘察对潜在的施工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要求来调整不符合施工规范的一些细节。但是从当前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比如施工材料和设备在使用之后随意摆放、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施工设备保养不及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市政工程施工发展。
4落实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举措
4.1市政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目标的确立
明确市政工程地基、主体结构、原材料、构配件,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安全合格率应当符合标准。积极推行先进的工艺,使用新型材料,吸纳新技术,推动市政工程建设水平,力求实现精细化施工,打造优质市政工程。此外,需要强调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将从业人员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杜绝二级或以上事故的发生,积极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对市政工程市场行为以及建设行为进行详细的规划。
4.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建立“分级指导、分级管理、分级约束、分级抽查”的管理体制,政府到市政建设部门,深入追究各管理部门的责任,明确各部门与城建部门的责任和关系。科学、合理、高效地建立市政管理体制。建立质量责任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各科室、各班各成员的质量责任制,对各公司形成明确责任,覆盖全层次,形成层次责任网络。应有一套质量保证措施,执行质量否决制度,并始终运行到预定的位置。根据质量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3强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实际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体工程水平有着很大影响。所以,为了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大施工质量控制力度,能够对每一个步骤和工序进行管理,从材料的购买到施工结束,都应该严格的进行监管。同时,针对关键控制点的实施,应该安排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并可以积极的融入到一线施工现场。此外,负责监管的企业,应该安排技术人员跟踪整个工期的施工过程,能够对其进行技术指导,严格的进行监督,保证可以及时的对问题进行发现,然后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4.4做好市政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凸显出技术性、专业性和集成性的发展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以上的目标,需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技术交底。在市政工程工程施工制度、规划制定完成之后,在具体落实这些制度规划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通过技术交底确保广大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工程施工内容,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更好的落实各项工作。在施工技术交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管理质量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改,目的是为后续的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更多支持。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基于整个建设过程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其中施工阶段是最重要的控制环节,除了有全面的管理制度以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一些管理手段和工具,比如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动态管理,在质量、造价、工期、材料管理上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田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19(16):171-172.
[2]杨海丽.市政工程给水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5):3-4.
[3]庞翔.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地产,2019(15):88.
[4]于小波.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低碳世界,2018(09):220-221.
[5]宋伟.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