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许亚楠
[导读] 建筑工程业务的飞速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是分不开的
        摘要:建筑工程业务的飞速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是分不开的。原因在于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不但与建设单位的繁荣与声望息息相关,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改善策略
引言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和利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竞争因素,建筑企业应重视对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针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工程施工技术监督体制、组织管理体系、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好管理的优势,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和有效化的重要保障,能使施工技术的运作更加流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图纸会审等。这些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具体落实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物,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对管理人员挑战性大。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优化管理前的问题
        2.1施工材料管理方式落后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材料,工程材料自身的质地、材质以及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施工材料管理也势必要成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施工材料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施工材料种类多、数量大且规格繁杂等,涉及工程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特别是现代的工业化材料与设备产品,其质量离散性较小,这就使质检人员或监理面临难题,仅能从书面报告、试验检测报告等来片面地评估材料质量,然而,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的砂石、水泥等材料质量体现出很大的离散性,而且各类材料经历了运输、储存等动态过程,静态的书面检测很难发现问题,使得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2.2缺少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手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组织、有结构地进行管理。但即使管理体制优越,若没有相应的监管,管理体制仍会形同虚设,在施工时难免让人钻空子。当前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环节较为薄弱,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甚至几乎没有监督管理这项工作,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混乱,人员交叉多,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和手段,也缺少监管意识,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敢管”“不愿管”,害怕得罪人。完全依赖施工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还要合理利用好监管这双眼睛,为工程实施保驾护航。
        2.3安全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安全施工不仅可以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基础。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管理者,依旧存有侥幸心理,单纯地认为施工安全问题不会发生自己身上,以及建筑市场日渐增多的竞争压力,导致这些企业管理者将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如何减少施工的成本上,造成安全管理工作不受重视。长久以往,由于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的不足,导致企业员工也无法提起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些是近些年建筑工程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3.1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
        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体现在既要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又要优化其配置。

首先必须全面提高项目经理综合素质,牢固把握项目经理选拔与任命,需持证上岗且通过理论测试,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与领导才能,能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与方案引导,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发挥有效地领导作用。其次,则要培养并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施工人员是执行施工任务的最直接实践者,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强化施工人员培训,重点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规范学习等方面来逐步优化。
        3.2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制度体系
        没有制度约束的施工管理体系,就好比一盘散沙,成员之间各自为政,无法完成既定的目标。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制度体系,可以借鉴国外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着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特点,对国外制度体系进行改进,使其能在本企业实现良好运作,发挥制度体系的作用。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在国家法律的范围内合法进行。另外,积极听取施工人员的建议,吸取经验教训,根据施工的重难点和关键施工环节,制作具体的操作指南,使一线施工人员能有规范的准则作参考。
        3.3完备建筑工地场所治理系统
        治理职员面对建筑工地场所治理系统出现的缺陷,应严肃处理,联系建筑工程特征与建筑工地的个体现状,全面认识,发现根源,药到病除。完备工地治理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治理缺陷出现频率,加强治理能力,确保建筑工程成功实行。一般来说,工地治理机制较为繁杂,这要求治理职员需严肃对待,公司里建设职责机制,确保每个任务都有对应的职员负责,保证工作成功进行。
        3.4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
        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来看,主要的问题源于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效果不佳。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制。其次,相关的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然后,建立由建筑企业领导者组成的监督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土建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最后,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应瞒报或是隐藏,需及时上报和处理,严重的应立即返工,并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教育和惩处,从而端正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
        3.5提升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主要从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现场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现场安全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因此,建设单位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现场管理策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提升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以及精准落实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安全指标,从而消除现场管理中的诸多危险因素。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这也增加了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房屋建筑数量增多,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在提升房屋建设速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项目质量、现场施工进程、安全文明、项目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用电等重点施工环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9(11):134.
[2]曹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探析[J].居舍,2019(11):121.
[3]马庆伟.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8):172-173.
[4]龙先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6):180-181.
[5]郑雪梅.初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05):204.
[6]邝劲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08.
[7]葛经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