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数据技术和建筑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而全过程造价也逐渐呈现信息化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围绕信息收集、数据标准等方面探究大数据技术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融合途径,明确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突出建筑行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先进性。
关键词:大数据;全过程造价;造价控制
引言
工程项目由质量、工期、造价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构成。造价管理是确保项目经济收益的前提,需要在各个阶段完成计价工作,突出造价控制有效性和计算精准性,属于逐渐细化、深化、反复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借助该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提炼,为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会产生较多的工程数据和资料,其中大部分和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并包含工程量、空间定位、时间、价格等多种要素,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储存和汇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不过传统造价管理由于缺少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因此造价咨询较为滞后,无法利用数据分析对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决策完成预测和分析。传统工程造价一般通过定额手册、预算软件、调整信息等方面获得价格信息,并借助图纸信息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同时,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代理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一般按照项目种类完成管理,随着时间的累积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模式。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地采集工程全过程造价数据,构建共享数据库,借助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为造价部门的工程管理、监管机构、设计部门、咨询机构、招投标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工程造价行业的信息集成化。
2、大数据分析对工程造价精确性的影响原理
2.1工程造价影响评估数据优化处理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收集相关的数据,针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工程确定造价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收集相关信息,实现对于信息的全面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能够对于工程造价项目进行精准评估,具体应用公式如下X=X-XminXmax-Xmin。根据该公式我们能够看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减去最低值与最高值,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工程造价的评估范围,该范围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2恢复评估结果原值
针对评估结果需要恢复其原值,这样才能进一步缩小工程造价的影响范围。具体的公式如下:X=X′(Xmax-Xmin)+Xmin。通过这一公式针对工程总价结果恢复原则,最终进一步提高评估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样工程造价数据更具真实性与可靠性。
2.3建立数据分析机制
施工项目应该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机构,针对施工项目的特征以及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全面评估施工项目的相关成本。施工企业应该在内部购入信息化设备,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的模型,确定粒子群模型,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简化计算过程,提升工程造价的核算价值。同时施工项目还要训练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大数据分析效果。
2.4灵活开展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数据分析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数据分析,全面的分析施工项目中的各种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不同的数据之间能够形成相互验证的关系,这对于提升工程造价工作水准具有积极的效果。
3、全过程造价管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3.1统一规范数据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所应用的数据收集标准应当足够的标准统一,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保障数据的质量,遵守数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国家,还是行业,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相协调的造价信息数据库标准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只有保证二者的协调性,并将其数据库的标准落实下去,才能有效的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统一以及规范性的标准,科学化的处理好后期的数据信息,完成数据的征集以及处理等任务。
3.2扩大数据采集来源,提高数据质量
现阶段,我国在工程造价层面所使用的数据量会比较大,但是其在使用时期,总体的共享率普遍低下,大多数都是以一种无用功的状态为主,其并不能起到较强的辅助效用。通过提升数据库质量标准,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库使用的效率以及效用,同时还能完善数据库的处理以及收集等形式。在实际的采集时期,需要保障数据源的有效性以及质量,对其进行更为科学化的整合以及分类的处理,为更多不具备自建数据库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全国工程造价数据库的收集,这不仅可以解决成本问题,还能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整体能力。
3.3构建综合造价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构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需要构建资源库,并通过云计算、BIM、大数据技术向建设企业提供综合的平台服务。建议在运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时,优化信息服务不到位问题,如优化项目维护、施工等阶段的服务设计内容,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控制和多重角度。在具体造价管理中,部分建设企业由于缺少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会导致数据分析工作的不准确,或者缺乏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为企业提供云服务,并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造价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使用者和政府部门的相互沟通和影响,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3.4加强对于大数据分析环境下对于工程造价的监督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工程造价工作,施工单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大数据分析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大数据分析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不充分影响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只有保证独立性才能提升监督管理效果。保证专业性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管职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5建立造价分析工作常态化分工协作体系
工程造价分析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总价工作水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工作,施工单位应该建立造价分析工作常态化的分工协调体系。优化单位内部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把大数据分析的具体职能深入的落实到单位内部的各个人员以及相关部门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施工项目能够更好地开展施工,提高工程造价数据的精确性。在数据收集的过程总,应该让每个工作部门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提升数据的范围,保证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只有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才能更好地保证大数据分析结果更加的科学。另外,还要做好数据的存储与保管工作,把大量数据存储于数据库内部,这样才能够扩大大数据分析的范围,提升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结束语
大数据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现了重大的变革,通过改革并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其项目距的经济收益,让其数据信息变得更加的标准。造价管理工作应当合理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管理的优势以及益处,收集录入造价信息数据,归纳并总结数据,让其数据信息进行交换,实现我国工程造价的健康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准,就施工的现场状况进行探究,分析市场的环境变化,得到更为精确合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实现造价健康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景,丁伟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力工程造价发展趋势探析[J].企业管理,2017(S1):84-85.
[2].浅析大数据与工程造价管理创新的融合发展[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08):9+22.
[3]沈鸿翔.工程项目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与优化[J].中国招标,2017(1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