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智金
[导读] 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要: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居住区规划及环境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多问题。随着生态理念的逐渐实施,解决了居住区规划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理念;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用
引 言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更加便捷。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提出了自然生态理念。自然生态建筑追求生态学推崇的绿色、环保、健康。要想把该理想实现,就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在规划居住区的过程中使用自然生态理念要求不破坏自然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融合建筑、生活和自然,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生态理论使用于居住规划设计中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进行居住区规划,有效实施生态理念的意义
        由于在城市构造中,居住区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功能,因此有效地加强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和意义。现在人口基数过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且很多乡村的人们逐渐转向城市发展,这种城市化现象的加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规划理念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其不仅污染环境、耗能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住宅建筑成本,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住宅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合理运用正确的理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有效保障。将生态理念有效地应用到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就能带来很多良好的影响,比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和特点都是因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生态理念,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创建生态型居住区对城市生活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概念化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由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多乡村都开始向城市化发展,从而影响了生态平衡,导致城市环境遭到破坏。有效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发挥出城市的生态功能,其能与城市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保证当地环境不受破坏,还能有效地促进各种城市活动的开展。
        第二,城市生活节奏相对较快,容易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城市中各行各业的企业单位逐渐兴起,造成城市的各种污染十分严重,很多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不论是身体、心理或是精神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污染,这种影响特别容易造成人们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望生活在环境美丽的空间中,渴望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因此,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有效运用生态理念,就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环境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创建一个更舒适、干净的生活居住区。
        第三,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过程中,运用生态理念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合理利用征用土地的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成本,还能有效利用征地,进一步提升征地的利用率。
2  生态住宅概述及其特点
        生态住宅又称为绿色住宅,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对生态住宅有尝试性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在能源价格上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人们对生态住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小区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入发展。它更加密切的联系周围环境与其他单体住宅,又能将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
统。
        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主题,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从更深入的意义上说,它对社会的好处还有以下4点。
(1)节约土地资源。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对粘土实心砖的依赖,间接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2)节约水资源。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各大城市甚至出现过水荒。绿色生态住宅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各种污水,把污水变成中水,用作浇花、洗车、冲厕所。当然,生态住宅的水资源利用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利用,而是自成一个循环整体,从本质上节约水资源。
(3)利用光学资源。住宅采光设计是生态住宅的另一个重点,优良的采光性,可以减少对电能的依赖。如太阳能的照明热水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
(4)对垃圾的处理更加环保。对垃圾的分类,是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范围内的,与业主息息相关。发达国家早就将垃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类回收处理。就地处理垃圾,能极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化废为宝循环利用。
3  生态理念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进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时,对于生态理念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主要体现为生态居住区设计不够合理、生态居住区价格较高以及生态居住区的人际交往效益较低等。生态居住区中对于绿地面积的占比要求较高,因此,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设计时,会增加广场等公建用地在绿地中的占比,对绿化率的追求还处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过度扩建广场阻碍了生物多样性的发挥,在广场大量铺设的广场砖影响了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同时提高了景观植物的养护成本,是一种不明智的绿化设计行为。一般情况下,生态居住社区的建设成本较高,生态居住社区一般和身份地位所连接,限制了受用人群。

但是在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过程中,还存在对技术和材料的使用标准掌握不透彻的问题,导致使用后得到的效果低于预期,增加了成本消耗和技术消耗。生态居住社区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设计时往往不重视公共活动空间的合理规划,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较小,降低了人们交往发生的几率,限制了生态居住社区人际交往效益的发挥。
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的策略
4.1  居住区整体环境布置规划
        在进行居住区的设计时,以生态理念的标准,首先需要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布置进行全面的规划。在实际施工之前对工程现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分布等能够对施工进度及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居住区的自然架构与人工架构进行综合、合理的规划,确保二者之间的平衡。以自然架构的角度而言,在设计之初需要对工程现场的地质、地形等情况有足够的把握,根据地质条件的差异设计相适应的居住区类型。在人工架构方面,要对人工要素、外在环境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以确保居住区外的环境功能区划合理、景观植被的美观以及居住区内外的交通线路方便合理为主要目的,设计出合理的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布置方案。
        例如,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基于潼湖生态智慧区生态基底的优势,构建生态型、组团式的空间格局。对创意与设计产业园内的建筑及医疗功能规划做整体的设计,其中包括市级综合医院1处,区级综合医院2处,区级门诊医院五处;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设置科研用地7处,高等教育用地包括小学13所、初中3所、高中6所等。从未来城市特色与山水特色出发进整体设计,对生态居住区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4.2  居住区空间形态与用地布局
        居住区的低碳环保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空间形态用地布局的影响,确保完善居住区范围内各建筑用地的功能区划分有着很大的必要。通常而言,功能混乱的居住区其生态环保效益难以得到保障。其中,交通系统中的机动车碳排放将对区域内的生态环保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进行居住区生态规划设计时,需要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因素,在整体环境布置规划的框架内对其空间形态以及用地布局进行综合合理的规划,提高居住区内土地混合使用的占比,对交通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增加公交与步行出行的比例,以不影响人们正常出行为前提,最大限度地降低机动车的出行概率,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生态环境效益。
4.3  居住区立体绿化设计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环境建设的标准,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但低碳与以往的耗能表现出严重的差异,如何确保在既定的基础上做出低碳的改善,是重点讨论的问题。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应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
        ①建筑群体之间的布局,应尽量避免周边式布局的应用,提高自然通风,加强空气质量和流通;
        ②规划的过程中,为更好的实现低碳设计,建筑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将每一个居住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大寒日出现时,屋内满窗日照时间超过2h;
        ③在建筑之间的地面选择中,减少刚性地面的选择,尽量应用低碳的地面,包括青石板、汀步石等。
        此外,通过发展立体绿化建设生态型居住区,以有效的改善居住区建筑的密度,缓解人口集中以及用地紧张的压力。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小区的绿化空间,不仅使得绿化的覆盖率得到提高,而且还提高了居住区整体的生态质量,这也是提高人民居住环境的一个途径。立体绿化在改善居住环境上不仅能够吸污滞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热岛效应,节约资源。比如地毯式屋顶上有常春藤等植物在夏季可以使室内的温度下降3一5℃,进而使得空调的耗电量下降300。一500。左右。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通过将建筑和环境形成统一集体,实现建筑形体同自然的契合,设计出同环境共生的建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立体绿化。比如,使用绿色植物将墙面或者阳台灯覆盖,增加小区的绿地景观,这样更好的获得了环境生态效益。
4.4  居住区交通环保性规划
        居住区中一般会设置交通通道,以便于人们的日常出行,在进行居住区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时,要将交通系统的环保规划作为重点,提高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居住区的规模越大,越需要做好交通系统规划,以降低有害气体产生量。低碳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同时要做好对机动车尾气的处理,这是交通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降低机动车的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结束语
        综上,作为城市中重要功能区块,居住区的生态化设计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在提倡科学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建设生态型居住区必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人类长远发展的要求。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一定要科学和合理,深入理解和研究生态理念的原理和方法,并分析生态理念的应用方法,才能够提高居住区规定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张庆秋.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2]宜居视角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思考[J].谢宝炫.住宅与房地产.2018(15)
[3]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张雨.住宅与房地产.2018(16)
[4]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刘艳.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5]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赵辉.智能城市.2016(12)
[6]公交导向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J].周月平,石飞,徐建刚,徐向远.现代城市研究.2016(03)
[7]基于低碳理念的居住区规划研究[J].郭晓鑫.住宅与房地产.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