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要求,所以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这样才能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新面貌,满足更多人的新需求,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硬性问题,比如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积水内涝”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产生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城建理念。本文根据海绵城市的基本理论,对城市建设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探索研究,期望能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使城市的排水系统更加高效、先进。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1 海绵城市概念
就像海绵一样,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可以在降雨天气时对雨水进行净化、吸收并储存。在干旱天气相对缺水时,海绵城市的储水系统可以将日常所储存的水进行释放,从而环节干旱。同时,海绵城市可以对雨水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在依靠自然环境对雨水进行吸收和释放的同时,也可以在实现各个城市之间水资源的传送已达到可以相互利用的效果。海绵城市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它的建设需要保证城市建设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一定是科学、合理的。在国际上,海绵城市是指一种城市雨水系统,旨在有效减少雨水对城市的不良影响。要让城市的雨水系统就像海绵一样,具备良好的储水、放水能力,能应对多种天气变化,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降水天气下它可以对雨水进行吸收、净化和储存,在需要用水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水排出。
2 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
根据有关资料我们可知,在北京,至少有五分之四的路面上都铺设有混凝土、沥青等材料,这些材料会降低路面的渗水量,同时由于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城市的排水能力,所以在降雨时期,城市中的雨水经常面临难以排出的情况,从而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
现阶段,由于技术层面的限制,有些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能很好的吸收、利用雨水资源。同时,由于当前所掌握的排水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很多城市的规划、设计还不能科学、高效的解决城市的排水、供水问题。
某些区域的建设相对倾斜发展农业,而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一直不太关注,这也是造成城市排水系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统会进一步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
3 海绵城市概念下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3.1 有效结合城市规划
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在规划设计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比如城市的防洪性能,环保角度、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等各个问题。所以建设海绵城市时,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一定要熟悉掌握海绵城市的具体要求,依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出排水系统方案和所需要的排水设备,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城市的用水量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确保城市供、排水系统科学、实用,同时满足节约用水的理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要注意在对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城市当下的排水量,还要留有一定的排水性能上升空间,确保后期随着城市的进步发展,当下所建设的排水系统也能满足城市的未来需求。所以,要把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和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科学、有机的结合,这样就能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使排水系统可以应用更长的时间。
3.2 专业性专项规划设计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建设好城市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系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给排水系统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设计、施工水平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等。而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建设出一个现实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仍处在研发状态。而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建设资金却并不充裕。如果在排水系统中能对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一是在对城市水域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同时,本项目也符合了某些方针政策所提出的理念。在对某些指标进行改良后,可以让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富、科学。该项目是由多个子项目组成,比如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水生环境。
3.3 进行试点,落实责任主体
可以在某些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在选取试点地区时要综合从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取综合条件较高的地区开展。在具体的试点工作中,首先要对该城市目前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详细分析,确保试点工作不能影响城市当前的正常运转,然后依照具体规划,有次序的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进行试点工作时,一定要对海绵城市中对于洪水、雨水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依靠科学的技术手段,确保试点工作运行合理,保证所获得的试点数据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3.4 滞水设计
“滞水”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雨园项目:对于城市中所种植的树木进行研究,由于树木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储水作用,所以在雨水花园的设计中,就可以通过减少地表径流的方法减少地下水的用量,利用植物根系的储水性能,使雨水快速进入到土壤中,从而有效缓解城市积水问题。二是绿色屋顶:通过加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雨水蒸发量,从而降低地表水淹,同时还对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三是环境滞留区:对雨水进行储存,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工作中,有效利用土壤、植物的吸水性能,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城市洪水问题的产生。
3.5 重视顶层设计,促进建设工作的进行
当前社会中由于经济、政策等多种原因,城市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城市的给排水和水处理系统,应该加入水循环的调节作用。而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入,我们有个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其他发达国家城建工作中的先进技术,让我们可以将这些先进技术进行学习、掌握、在应用,同时结合国家政策的各项支持,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3.6 渗水设计
对于城市的渗水设计,主要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一是城市景观。在以往的城市景观建设中所使用建筑材料的渗水能力较差,这样就会降低雨水的渗入速度。所以可以使用渗水性高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用于城市景观建设中,增加雨水的渗入效率;二是增加城市排水面积。比如增加排水通道。将排洪系统应用到排水管道的设计中,使用深埋管道将多余的雨水进行引流,增加浅层排水系统工作效率,缓解城市洪水问题。
4 结语
所以,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建设科学有效的给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标准,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体验,我们就要加大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投入力度,使用更先进的理念来建设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城市,保证城市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波.城市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130-131.
[2]倪嘉雯,胡亚杰,江思倩,丁大钧,杨静.城市排水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9):23-25.
[3]张善春.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的技术应用[J].门窗,2019(02):135-136.
[4]李晓英.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1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