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阶段的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大数据的调查和对比,发现在市政路桥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路面缝隙较大或者因混凝土路面拉力不足而引发的路面开裂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到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并且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对此,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混凝土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难点为桥梁墩台、盖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冬季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技术。因此,有必要对这两方面的施工技术难点及要点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冬季施工提供借鉴。
1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意义
只有不断优化处理混凝土技术,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克服现阶段路桥建设中所面对的难题。在整个市政路桥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能够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得当,并且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优化,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能够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且可以保证质量水平符合规范要求。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操作时间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其抗压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浪费,但是这一技术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比如温度、水位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要对混凝土技术进行严谨细致的研究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综合来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众多,应用得当可以促进市政路桥的建设,因此提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是尤为重要的。
2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问题
2.1混凝土抗拉性较差
在混凝土配比当中,主要的材料是水泥、水以及骨料,然后通过搅拌形成混凝土,碎石在混凝土的骨架,但是碎石会降低了水泥的收缩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拉性。水泥以及其他掺合剂虽然可以在碎石中起到填充的作用,并且将碎石融合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碎石和水泥比较脆弱,所以一旦路桥工程受到较大的拉力时,混凝土工程则很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混凝土路面出现缝隙
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会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和现场施工的地质情况,再结合所选施工工艺强度挑选混凝土材料,并在混凝土材料中适量添加一定的掺料,以此来增加混凝土的拉力和应力,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添加掺料后,虽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但是也会导致混凝土自身的弹性变差,进而使建造完的市政路桥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由于车辆承载不均匀且路面弹性较差而导致路面出现缝隙,再经过长期的超负荷使用,就会导致因混凝土路面受力不均匀而出现较大的开裂问题,从而使路桥整体结构发生改变,进而给人们的出行埋下安全隐患。
2.3混凝土弹性不足
混凝土在搅拌中也会添加各种材料,虽然可以起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但是会对混凝土的弹性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弹性不足的情况。应用在路桥工程中的混凝土,由于长期都受到较大的压力,如果存在弹性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当前工程的施工要求。因为路桥工程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在受力中会存在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当较大的压力一直作用在混凝土上,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3.1混凝土拌和技术
在进行桥梁桥台、桥墩等部位大体积混凝土拌和时,应结合拟建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条件及状况,并综合分析其大体积混凝土在后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试拌和作业,以充分减少外界因素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桥梁工程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如施工人员在分层浇筑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之前,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必要的试拌和作业,并应在对砼材料拌和时,合理地安排拌和及浇筑时间,并确保整个混凝土材料的拌和及浇筑工作是连续进行的。同时,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各个剂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各材料剂量的准确配置,以有效防止因混凝土材料含水量不足从而影响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最终浇筑质量。
3.2混凝土浇筑
有关于混凝土浇筑工艺主要有三种浇筑方法: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对于斜面分层浇筑需要注意斜面建筑低于坡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呈不断上移趋势,此技艺适用于建筑材料的长度与厚度相差三倍以上的情况。在进行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时,需要合理验算混凝土材料量,按照各种标准进行科学的配比,同时注意温度对其影响。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制定切合实际的浇筑方案,考虑到裂缝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应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整体的完整度,保障混凝土材料的高效利用。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在浇筑后的2~8h必须对其强度与抗压能力进行测评,原因是为了对工作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测评,确保混凝土配置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另外,可以通过不断浇筑的手法对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进行巩固,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可以坚固耐用。
3.3混凝土养护阶段
当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时,接下来的工序为养护混凝土。养护阶段应当根据养护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个小时以内,对浇筑混凝土实施全覆盖,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例如,某道路桥梁工程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对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所洒的水为外运淡水;在拆模以前的12个小时内要把螺栓拧紧,使水从侧面自然留下养护;等洒水养护超过两天以后,可从侧面开始拆模;待拆模完成后,再使用毡布进行湿润养护;对于工程的特殊部位,还需要使用薄膜塑料和涂刷养护液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约为14天;最后配置高强混凝土C60抗压实践50组,通过检查测试达到刚度、强度等标准要求后,养护工作完成。
3.4路桥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可以在施工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准备。首先,需要完全了解道路施工的图纸,对整个工程的进度与目标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同时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内容与预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其次,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图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技术交流的精准性,确保路桥工程的高效完成。最后,需要建立质量监管系统,将质量考核纳入到质量控制的工作中来,从而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专业性,对混凝土技术的提升发挥极大作用。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市政的路桥工程发展也极为迅猛,因此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和改进。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施工人员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邓余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9(24):112.
[2]李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应用建议[J].智能城市,2019,5(22):132-133.
[3]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9(21):112.
[4]尹东鸣.探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253-254.
[5]张艺专.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