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倩倩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周围有一片绿色、干净的环境,建立好绿地工程有助于居民更好地放松、休息,同时市政环境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城市园林的设计中如何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但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同时也对城市的防灾、环保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引言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水资源短缺或浪费等问题是非常重要,而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对循环利用水资源、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城市园林工程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有助于提高园林质量,响应环保号召,对城市建设有所帮助。
        1海绵城市理论概念
        海绵城市的理念主要是把城市比喻成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对水分进行有效的吸收、排放,这种比喻方式和海绵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是比较贴切的。合理的城市园林设计可以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收、排除,自主协同应对城市突发降水事件,有着良好的控制协调功能。城市海绵理论和当前城市化发展所适应,应用在城市建设各方面,比如说:绿地建设、道路、广场等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但是在实际施工阶段,我们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实施。
        2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
        区域的不同,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开展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相较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海绵城市这一理论的应用时间比较晚,还没有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这就导致了我国很多设计人员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依赖于外国的一些成功案例,没有充分意识到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城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大幅下降。
        2.2生态优先的原则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在开展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园林设计的生态性放在首位。在设计中,我们需要对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考察,并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设计方式,确保城市园林设计的生态性,使园林与生态环境能够充分融合,从而实现园林景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整体性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指的就是将城市环境当作为一个整体,在对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园林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原有的环境特征充分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中,不仅要保证其具备较强的吸水以及蓄水能力,还需要确保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城市园林道路设计
        在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雨水渗透性能,在城市园林道路设计时,宜选用具有较好渗透性的沥青,道路结构设计时还要对短时表面径流量进行控制。具体还要与地形相结合,适当将人行道或是非机动车道改为随地形走向的线型,并尽可能地增加道路两侧的绿色面积。在植被选择时要选择具有较强吸水性能的植物,以此来对雨水瞬时径流量起到缓解作用。对于道路分隔绿化带设计时,宜采用“下凹式绿地“形式,并将道路雨水引导进入到凹式绿带中,合理匹配特殊的种植土,使其能够涵养部分雨水,多余的雨水则经由溢水口排走,为植被生物提供良好的条件。

另外,还要遵循海绵设计理论,通过选择具有较强渗透性的铺装材料,将草皮、多孔混凝土等在路面上进行镶嵌,特别是在公园和树森边的位置,可以应用木屑和卵石等材料。
        3.2雨水花园的规划内容
        通过把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至城市园林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城市雨水花园进行合理规划。雨水花园主要是经过浅凹陷方法,对城市植物进行种植,比如说:灌木、鲜花、草地等,主要包含了城市其他设施、带有植被的土地、雨水花园规划设计有效地发挥出土壤、植被渗透雨水的功能,促使城市雨水充分渗透,减少雨水径流。在雨水规划内容,将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融合,解决城市雨水的渗透问题,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发挥观赏审美的作用。
        3.3雨水收集设计
        收集存储雨水是城市园林彰显海绵城市作用的重要载体,应当在城市园林中加强雨水收集功能设计。一是,采用大量的渗透性铺装材料,确保提高城市园林地面渗水的有效性,加强排水管网设计,着力采用高渗透性材料,围生态设计原则,尽可能发挥雨水涵养水土的作用。例如,在铺装设计时应当发挥垫层作用,从而提高收集雨水的稳定性,还要在垫层上加装夸层,辅道可以铺设石子路,达到有效收集雨水的目标。二是,发挥生态水渠与缓坡的作用,充分运用城市园林的地利条件达到有效储水的目标。具体可以通过修建明渠与暗渠的方式,预留充分的排水沟,有效排放雨水,提高雨水收储能力。三是,在雨水收储中可以利用人工湖,注重控制人工湖的水位高度,同时,加强水生植物配置,降低人力成本。例如,普洱梅子湖公园为蓄水工程,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加强地下排水管网的设计与更新,有效处积雨水,更好地控制水位高度,满足蓄水需求目标。
        3.4雨水储蓄
        在雨水储蓄系统设计方面,可以根据城市园林的实际情况设计集雨型绿地,建造人工湖或地下储水池、雨水储蓄系统。其中集雨型绿地应该配置一些不怕湿涝的植物,对于储水也能发挥作用;人工湖是比较常见的雨水储蓄方式,需要注意保持日常水位,在人工湖里还应放置一些水生植物,增加其净化功能。
        3.5雨水的净化
        在雨水净化系统设计方面,首先通过土壤渗透净化方式净化雨水,利用植物的作用吸收水中的杂质以及有害物质;经过处理的雨水流入到净化池或者渗滤池中,通过有效的净化与收集,发挥雨水的其他作用;其次,运用生物处理净化方式,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大多数植物对水起到了初步的净化作用,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各种元素以及杂质,以及发挥代谢解毒的作用,实现对水的净化。其中多年生牧草,在雨水净化处理中的效果最为显著,通过生物净化后的雨水可以形成雨水再利用的净化系统;再次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净化雨水,通过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作为催化剂,达到净化的目的;通过多样的方法收集、储存以及净化雨水。
        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提升园林的生态价值,同时还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具体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要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进行掌握,并将海绵城市理念与设计方案有效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针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并以此基础进行雨水净化系统的设计,从而实现雨水的吸收、净化和循环使用。而且还要重视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促进城市园林设计质量提升,确保城市园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伟,周梦佳.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285.
        [2]李斐.市政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61.
        [3]李万红.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J].居舍,2019(23):105.
        [4]偏晓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思路探索[J].现代园艺,2019(14):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