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快速,目前,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病害,这种现象严重威胁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需要对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来避免施工裂缝的形成,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本文简单介绍了裂缝处理对于土木工程的意义,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方法;有效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针对工程施工中常存在的裂缝隐患,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采用科学的防预措施和处理办法,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裂缝带来的影响。
1土木工程施工中处理裂缝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地提高,也就是对自身所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在质量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提升。在城市的发展中,建筑物呈现出多样化模式,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若产生裂缝,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产生,这对于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有着严重影响。所以,对土木工程施工裂缝问题加强合理处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2.1裂缝形成的温度变化因素
温度的变化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形成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这是由于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大部分的工程施工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造价相对比较便宜。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其具有明显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的环境发生变化,混凝土就会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结构,导致裂缝的形成。
除去外部温度的变化,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混凝土本身也会发生温度的变化。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会经历凝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结构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得整体混凝土结构温度的身后,当厚度温度下降,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两个方向的拉力,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2.2设计问题
土木工程的设计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良好的设计和规划,将会从根本上导致土木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材料对工程的参数和构件尺寸进行严格设计,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施工裂缝的产生有极大的影响,其本身强度等级及施工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除此之外,钢筋的配筋率和建筑构件的不当使用也引起裂缝的产生。
2.3施工材料质量低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施工裂缝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土木工程施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混凝土材料时,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若混凝土配比不合理,达不到土木工程施工标准,则会导致混凝土受收缩性的影响,发生裂缝情况。除了控制混凝土配比质量,也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钢筋保存方法,如若钢筋保存不当,会受空气影响,出现表面氧化腐蚀现象,在使用钢筋施工时,会破坏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防治措施
3.1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土木工程在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有效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规范操作,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必须控制施工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生产混凝土。在气温炎热的施工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利用低温水冷却砂石原料来达到降低浇筑温度的目的,但是必需注意散热操作,避免在温度降低时产生湿气。施工工作结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产生。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工作后,应由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自身温度得到降低,减少混凝土约束应力,提升工程的质量。
3.2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水平
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土木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阶段结构验算,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混凝土试验工作,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此外还应该根据结构类型确定合理的配筋率和配筋方式,一般来说,建筑构件的配筋率应该适当提高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但是可能会导致裂缝数量增多。在配筋率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的直径和分布间距应该适当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还应该避免钢筋的直接使用,最好利用分布钢筋和钢筋网片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3.3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原材料是确保建筑质量提升的关键,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于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不能只为了节约成本选取一些价格低廉并且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需对原材料做好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能对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合理处理。相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除了需加强对水泥的合理控制之外,还需对其他相应的辅助材料加强控制,所以辅助材料的质量对于混凝土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只是对水泥质量问题加强重视,但对砂石以及掺合料的选取不重视,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后期的相关施工当中使得裂缝产生。
3.4规划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分工
在管理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责任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其能帮助各方面的负责人明确自身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业务,并知道相对应的奖惩机制,从而约束自身行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该是垂直式的组织机构,主要由总施工负责人、中间管理层负责人和最终施工技术人员负责人构成。其中,总施工负责人就应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并对其下属的责任进行规划,保证其最终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结果。
3.5保障配比的合理性
骨料的含泥量较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如果骨料颗粒相对较大,就需要及时减少水泥浆的用量,避免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干缩性较强。为了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掌握,结合构件截面等相关数据计算混凝土的塌落度,以提升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控制,一方面能够避免施工材料出现浪费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构件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裂缝对于土木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裂缝的形成,我们就需要从裂缝的防治和处理技术入手,加强材料管理与人员管理,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魏莉薇.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34-135.
[2]蒋金谷.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
材与装饰,2019(20):3-4.
[3]刘立东.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