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黄成
[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耐久性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探索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优化策略,从而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效力及房屋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一直是建筑工程企业工作优化与改革的重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效力,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市场价值与发展空间,确保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作为建筑企业,需要深入总结当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和探索优化策略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工期紧是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到建设单位施工期限的限制,施工单位必须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相应的施工工序,这就导致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将大量精力用于施工进度管理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是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工作形式化。很多施工企业创设现场质量管理部门、制定施工质量监管制度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相关管理人员也存在不认真、不作为的消极工作态度,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1]。
(二)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了追求建筑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通常不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而是由普通施工人员兼任该职位。这些普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岗位技能以及管理经验,导致实际管理效果低下;从专业管理人员角度出发,很多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疏于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工作,仍使用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和监管手段,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难以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严重影响实际管理效果。
(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缺失
        管理体系缺失是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关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因不明确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和标准而导致的监管缺失和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不完整。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监督检查不符合相关行业规定、监督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工作缺乏约束力等问题,同时组织机构不完整导致各施工部门前缺乏有效沟通、施工阶段人员分配不合等问题[2]。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体优化策略 
(一)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强化工程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是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基础。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工作,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培训、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制定明确的岗位工作条例等途径,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及能力。与此同时,工程管理者应深入了解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性格特点,在充分考虑施工人员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意识针对性培养,确保能够最大化发挥培训效果。除此以外,还要将思想教育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真实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展示提升员工质量管理及安全施工意识,通过质量管理技能演练,提升管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加强材料设备监管
        建筑材料与施工设备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因此材料设备监管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组成内容[3]。
        从施工材料管理的角度出发,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监管,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行业规定进行施工材料的质检工作;二是对材料采购渠道进行严格把控,在优先选择正规材料供应商的同时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加大对采购人员的约束和监管力度,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以次充好的现象。
        从施工设备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提升设备管理能力:首先加强施工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设备使用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次,提高施工人员设备操作能力,避免因错误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最后,对于超过使用年限或破损程度严重的施工设备要及时更换,设备采购过程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环境、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设计方案等因素,确保采购设备的使用功能切实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三)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能力。施工单位应结合不同施工工艺的技术特点,为每个施工项目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施行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从而形成施工质量网络化管理体系,显著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指定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管。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根据工程特点、以往施工经验及施工队伍情况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并对重点质量把控项目提出针对性管理方案;其次要形成系统、明确的质量管理办法、预期管理效果以及具体实施内容;最后将上述内容与质量管理目标相整合,制定出系统化的施工质量保证计划及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4]。
(四)引进先进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引进先进施工技术也是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引进先进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采用新兴施工工艺和引进先进材料设备两个方面。
        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行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共同推动了建筑施工工艺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新兴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质量好等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引进这些新兴技术,一方面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减轻使用质量管理压力,提升质量管理效果。基于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研发出来的新型建筑工程设备,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出错率低、施工质量标准化等特点。施工单位应与时俱进,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在全面提升施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新兴设备标准化施工的特点,提升施工质量,强化自身施工质量管理能力[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仍面临着管理意识薄弱、人员能力不足、制度体制缺失等重要问题,需要建设单位通过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材料设备监管、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引进先进施工技术等途径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切实有效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全面促进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鹏.试论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8):189+192.
[2]陈杰.探讨加强房屋土建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J].大众标准化,2020(12):14-15.
[3]吴兆彪,卓金贤,胡成鑫.探析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砖瓦,2020(06):175-176.
[4]陈培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的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05):104-105.
[5]张兆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策略框架构建[J].建材与装饰,2020(15):176+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