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预设 动态生成 ——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0期   作者:刘甜甜
[导读] 任务型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摘要:任务型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能够贯彻落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教育理念,从而促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理解。为深化任务型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应用,初中英语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合理预设、关注生成中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课堂的任务型活动,在“弹性预设”、“动态生成”中达到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活动;预设;生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教育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即强调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智慧的、有效的处理教、学,主导、主体,预设、生成之间的关系,实现灵活性、层次性、阶段性教学。
         任务型活动的开展时初中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活动,合理且有效的利用任务型活动辅助初中英语教学,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合理利用生成资源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任务型活动理论分析
         任务型活动是由浙江大学David Nunan教授提出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先在课前精心布置与教学有关的各种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任务资源的手机和信息的整合,并且将所有的信息进行记录、处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分享、交流,以通过任务完成的方式达到学习目的。
二、合理预设:注重预设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任务角色
1、合理预设任务型活动任务目标
         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活动时,必须提前确定开展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为达到什么样的任务教学效果。根据提前预设的任务目标来创建具体的任务活动,才能够保障学生在参与完成任务时是有方向的、具体的活动,任务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具体的显现。
         当然这里所说的目标包括两个内容,分别为宏观目标以及微观目标。
         宏观目标则是指在开展任务型活动时其预设目标即为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达到有效任务完成、有效教学的目的;而微观目标则是指在开展任务型活动时具体对应活动的内容所达到的知识理解、知识学习的目标。
2、合理预设任务型活动任务内容
         教师要合理预设任务型活动的具体内容,甚至可以利用导学案的方式来指导
学生进行任务完成。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学生真正实现对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预设任务活动的方式,保障学生完成任务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任务型活动完成的效率,弱化学生任务完成的压力,同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合理预设任务型活动任务角色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引导者、参与者,又
是激励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在进行合理预设时必须注重角色的转变,充分认识自己在任务型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如作为参与者,教师在发挥自身参与者预设作用时要在备课阶段对教材进行“二次创造”,还要设计各种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人物学习情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预设问题等,以保障教师在有效参与中发挥自身作用。
三、动态生成:注重生成灵动空间、任务资源、鼓励延伸
1、动态性生成任务活动灵动空间
         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活动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灵动的空间,要让学生能够在空间中获得任务的有效完成和能力发展。为了实现富有弹性的预设,打造灵动的人物空间。教师就要在合理预设的基础上有弹性的进行预设目标的改变、预设教学流程的升降,这样能够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改变教师的教学具体方向,能够有效达到宏观、微观的预设目的,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2、动态性生成任务活动任务资源
         在参与完成任务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实际
上这些突发情况都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所预留的“弹性时空”,是教师能够预设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抓住动态性生成任务活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资源利用,实现有效的任务教学。
         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现在进行时”语法总结任务完成时,有些学生会混淆现
在进行时的构成关键,利用When、While来进行“be+v-ing”的结构引导。教师面对这一生成资源不要直接的否定会批评,而应当抓住关键,利用预设准备对学生进行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语法对比教学。这样能够有效丰富教学课堂,也能够深化学生对语法相关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更有效,在动态生成过程中预设目的也有效达到。
3、动态性生成任务活动鼓励延伸
         当然,在完成任务型活动时教师也要基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预设目标的完
成情况,或生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任务型英语学习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发挥“弹性预设,动态生成”的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着特殊价值,也是对英语课堂的一个完美收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合理且有效的利用预设和生成,能够参透教育教学这门艺术,更能够促使任务型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参与任务、直接体验、直接实践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有效掌握,进而达到预设目的,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颜妍霞:合理预设 动态生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预设与生成关系初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4期.
2.潘永红:弹性预设 动态生成——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活动有效性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3.矫艳春: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1期.
4.张梅玲:对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思考[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