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召开以后,进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时期,开始新征程。现在已经从理论上建立了完整的从严治党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构成要素与实现途径相关的诸多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对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遇见的实际问题进行结合,着重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系,包括六大基本要素:人、法律、规章制度、宣传教育、舆论、政治环境的建构与完善,同时也提出对基层进行延伸的路径设计(坚持“五个创新维度”),达到了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相结合。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从严治党;途径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六大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人、法律、规章制度、宣传教育、舆论、政治环境。这个庞大的工程的推进是需要各要素之间进行相互协作的。当前加强党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就是推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与完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同时该环节也是作为基层党组织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从严治党综合体系基本要素构建和完善
1.在全面从严治党之中,人作为核心。人是生产力之中最活跃和重要的因素,同时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中最为普遍但也重要的因素也是人。因为千万个普通的人构成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中最为主要的主体与对象。同时,只要把这些人的要素管理好、组织好;党的建设的任务也就能够完成好,党的建设的目标也就能实现。根本上说,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主要依靠的主体与针对的对象就是人这一要素。但是在这一要素之中又包含几类不一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党要管理好自身,首先要做的就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的关键就是要从严治吏。” [1]在从严治党的整个过程之中,工作重点就是治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关键少数”)。在人这一要素之中属于最多最基础的人群。从数量这个角度出发,在党员之中占大多数的是普通党员,如果能够发动起普通党员,将会拥有无穷的力量。如果同时能够管理好这些普通党员,就能够完成一大半的党的建设。同时也完成了一大半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的目标。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单独的一味的追求党员的数量,而是要提高党员的质量,提高党员标准,使得提高党员的整体素养与个人素养。并且也需要从各方面去要求党员,比如从政治信仰、组织管理、作风转变、反腐倡廉这四个方面。
2.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是制度机制。制度机制主要有4个特点: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利用依靠党的机制和制度,只有牢固地依靠制度机制,才能够使得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成就一种新常态。所以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所依靠的制度机制包括2个方面的制度机制:党内机制制度、党外机制制度。从党内机制制度来看,包括4个方面:民主集中制、党员干部选拔制度、党内的监督制度、党内的惩处制度。党内的制度机制就是要把党内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党内的监督机制现在已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科学的体系,初步建立起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监督体系。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关键在于发挥这些党内制度机制的作用,落实党内监督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增多党内的监督,提升要求的指标。从党外机制制度来说,主要依据国家构建的机制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因此大部分党的领导干部同时也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党员的监督管理就需要两方面的监督约束,包括党内的制度机制、国家和政府一起建立相关的制度机制。若想达到震慑和教育目的,就要进行监督约束,尤其是对监察惩处机制进行完善,对于违法乱纪的公职人员进行严厉惩戒。同时这些是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制度。[2]
3.在全面从严治党之中,法律纪律作为准则。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的全局性的问题就是该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准则对党员干部与违法乱纪的贪腐人员进行严厉要求与惩处。在推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我们不能够用人为的标准来进行。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若要做到有规可遵、有法可依,同时也要保持公平一致,形成新常态,向前推进,就要学会运用党内纪律和国家法律。所以法律与纪律才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准则。同时,若想使得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进一步深入,并长时期的坚持下去,只有遵守党内纪律与国家法律。因为在任何时期之内都要遵守长期性质的党内纪律与国家法律。只有依靠党内纪律与国家法律,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才不会松弛松懈。[3]
4.在全面从严治党之中,教育宣传舆论作为工作重点。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需要的是客观实际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加强推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宣传舆论工作。良好舆论环境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促动领导干部积极地参与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二是在舆论引导下使得领导干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参与到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三是促使党员在舆论监督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使得全面从严治党能够稳固往前推进。加强宣传舆论工作,使得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工作能够不断推进发展,加强思想与廉政工作的宣传教育,会使得党内外形成较为良好的舆论坏境,使得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4]
5.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监督。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过程之中,需要有效且严格的监督,包括党内与党外监督两个方面。
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监督要素之中,基础是党内监督;党对自身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党管理自身、监督自身,完善党内的监督机制,不仅是由上而下的中央对于地方,还有由下而上的地方对于中央;同时对党内领导干部与党员进行监督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使得从严治党可以真正做到从严、从速、从实。[5]党外的监督,一是各民主党派的监督。要想强调出各个民主党派对于中共的监督,就要充分发挥出民主党派的作用——“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使得对于执政党的监督可以增强,确保政策能够顺利推进与实施;二是新闻媒体监督,就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使得更为全面地去落实监督工作;三是网络力量进行监督,调动千万网友的力量,使得监督充斥于各处,使得监督的网络更加强大;四是人民群众监督,这也是监督因素中最广泛最有力量的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形成一种最广泛、最强大的监督力量,推进监督工作的发展。[6]
二、向基层延伸的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设计——坚持“五个创新维度”
1.创新从严治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在反腐倡廉方面进行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何在党基层构建反腐倡廉的责任制度,加强党风建设。基层党组织中,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全面领导责任的是党支部,需要去统一领导党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的工作。同时党支部书记要做好第一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支部的其他委员依据职能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务必要做到“一岗双责”。若想要发挥出发挥好党内监督专门职责的作用,就要明确好各部门的责任:党支部纪检委员按相应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党支部成员履行好监督责任。执行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党风建设方略的时候,应该由党支部书记起到带头作用,党支部纪检委员和其他成员协作,调动群众监督,从而加快反腐倡廉党风的建设。
2.创新从严治党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党组织基层的建设。群众的幸福和基层党组织息息相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任,群众就幸福。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更加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去促进自身的发展。二是要重视基层党组织人才的选拔,要做到公平公正,时时刻刻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避免出现贪污受贿内定人员的行为。对党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考察,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等。
3.创新从严治党制度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方针,要想促进从严治党制度创新,从严治党的制度要始终坚持不能丢,只有规范好党的内部,创新才有可能。要想做到制度创新,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考虑,在宏观上,就是对相关制度的建设,将基础制度和体制制度等串联起来形成完整且科学的体系;而微观上就需要详细制定制度当中的各个因素和标准。比如对前提和行为规则有明确的描述,对应的法律后果也要说明清楚。需要保证制度在这两个角度下都可操作,才能够确保最终结果的使用性。
4.创新从严治党方法。党在反腐倡廉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从问题出发,依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最终得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以问题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去踏踏实实的做事,下大力气去解决党员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要分得清轻重,优先解决影响到党的发展的问题,不能拖泥带水。要大力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设置巡视组,对基层干部严加审核,加大对那些鱼肉百姓,利用职位之便为自身谋利益,损害人民利益的干部。[7]
5.创新从严治党文化。党在反腐倡廉上的创新,“问责制度”的确立和推广是重中之重,要让问责制度在党中落实,营造人人遵守的良好氛围。要将问责作为一种文化来培育:严肃对待问责,有益于党员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养成为人民服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习惯。并能够树立法律意识,让党员自觉做到守法,顾忌失责带来的法律后果,大幅度减少失责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斌雄,张银霞.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及其问责机制探讨[J].探索,2016.1:90-94
[2]肖剑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4:26-32
[3]刘毅,杜彬伟.基层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6.10:67-72
[4]孙台维.党建问责制: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有效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6.6:110-111
[5]刘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J].政策,2017.2:22-23
[6]郑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J].共产党员,2018.01:46-47
基金项目:2018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的维度和路径研究》(2018B[Ⅰ]003)
作者简介:杨红(1966-),女,湖北省武汉市人,衡阳技师学院纪委书记、教授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胜云(1984-),男,湖南省衡东县人,衡阳技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罗娇霞(1994-),女,湖南衡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2017级生态管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