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在课内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形式与方法,适当地运用多种资源来给学生创造丰富的、特定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内心体验达到最佳境界,便于他们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所学文章进行自主地建构,逐渐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有利于进一步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笔者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目前,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盲目地追求学生取得更多的语文分数,过于突出自身的讲解,并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地朗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内心情感,阻碍了学生精神世界和情感领域的有效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内心体验,引领学生共同挖掘所学文本蕴含的深层情感,使学生受到优秀情感的深刻感悟,有利于陶冶他们的心灵,发挥出情感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一、挖掘文本深层情感,陶冶学生的心灵
为了更好地陶冶小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优良思想的深刻感染,教师一定要在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共同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情感,逐步增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本的大致内容,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情感教育对小学生的感染作用,使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细细地品味文本进一步感知所学文章的核心主题,并深入地挖掘其流露出来的隐藏情感和内涵,逐步增强小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首先,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询问他们读书的目的,有的学生说为了做官而读书,有的学生说为了挣钱而读书。其次,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索文中内心怀揣着远大抱负,并且为了祖国的崛起而读书的人,要求学生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力量。最后,通过层层引导学生们逐步感受到激情以及周总理对国家的惦念和深沉的爱,有效地陶冶了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的情感。
二、营造生动学习情境,激发情感的共鸣
为了有效地激发出小学生的情感共鸣,逐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受,教师一定要将以往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的活跃起来,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适当地运用现有的资源来给学生营造丰富的、生动欢快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最佳境界,便于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情境中的文本展开一系列的阅读和探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营造学习情境的重视,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逐步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教学《精卫填海》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精卫填海》的动画片,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去了强烈的冲击,初步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从动画的主人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有的学生说虽然精卫是一只小鸟,但是它很勇敢,不惧怕外界的艰难和阻挡,有的学生说我们都应该要向小精卫学习。最后。在丰富的、生动的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而且有利于其逐步形成优秀的品质。
三、紧扣文中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文章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情,教师一定要紧扣文章中的某些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并欣赏这些字眼所代表的含义,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情感和内涵,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要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进一步感受其流露出来的独特情感,使学生切身地体悟作者的感情,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逐步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题目,询问学生九月九日是指哪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有利于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文本的大致内容,其次,教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忆”,引导学生谈一谈“忆”字所代表的含义,有的学生是说是一种回忆,有的学生说有思念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和品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思乡思亲的真实感情。
综上所述,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文本深层内涵的强烈感染,逐步丰富其主体情感,适当地为学生营造丰富的、生动欢快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课文内容产生特别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要紧扣文中的某些关键字词,使学生透过文字进一步体会文章作者内心真实的感情,最终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罗忠炳.试论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34.
[2]刘长喜.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