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刘月凯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数学教学质量,对此,本文针对情境模式教学策略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为教师提供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相融合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活化,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重视学习数学并产生浓厚的兴趣[1]。教师要重视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树立利用生活教学理念,纠正生活情境创设误区
(一)树立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想要在教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树立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要转变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学生增加互动,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融合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了解数学知识内容,生活化学习能够弱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一课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如“认识老朋友”的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准备纸张,学生通过折纸可以更直观的认识三角形,在该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互相交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
(二)纠正生活情境创设误区
         现今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虽然教师对于部分知识点应用了生活化教学,但其教学效果并没有被完全发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不能有效将生活与知识内容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生活内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知识没有过多的学习与探究,忽略数学知识内容,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2]。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情境内容与情境问题太过于牵强,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将知识与生活联系一起进行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效果。
二、挖掘整合改造教材内容,寻找生活情境创设素材
(一)从教材中挖掘生活情境素材,合理化渗透教学中
         开展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明确所讲的课程重点是什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任何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将生活情境更好的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章节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本节课适合渗透的情境内容,有效的整合两者之间的内容,科学化设计教学情况,从而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方向与位置》一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以校园为例进行举例,如校园中以大门的方向作为参照物,向学生发出提问:“教学楼位于大门的什么方向,处于校园的什么位置”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明确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加深入化的掌握数学概念。
(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较差,逻辑思维不强的阶段,好奇心较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在该阶段展开数学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适合数学的素材,将生活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中心,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的物品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素材,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后,会提高对数学知识点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学生喜欢的物品,如篮球、魔方、钟表、课本、黑板等对称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物品,明确找出对称轴,明确对称轴的概念,及对称物品。然后,让学生拿出本,画出三角形、圆形等,根据平移的原则,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物品是如何平移的。在兴趣的趋势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掌握生活情境创设原则,加深学生数学理解体验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掌握相关创设原则。其一: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融合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生活情境教学才能发挥教学效果,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情境中更加了解生活,才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其二:生活情境创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情境能够有效弱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学生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思维更加灵活,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三:生活情境创设是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喜好与学习能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加与减》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买卖游戏,在买与卖之间结合生活学习加与减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情境创设与知识内容能够充分融合,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体验也更为深刻,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俊玲.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巧妙创设与导入[J].新课程·小学,2019,(3):131.
[2]李艳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导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与价值[J].教育界,2019,(1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