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刘少宏
[导读] 在新课程理念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深刻变革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深刻变革。而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数学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还要完成说理教学,使其通过说理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学思维,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目的,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借用直观呈现,突破教学难点;采用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热情;借用动手操作,提升学生能力三个方面,浅谈下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一、借用直观呈现,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其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和积极推崇且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若能将其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的生机活力,而且还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得更具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初步地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笔者给学生准备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物品,有茶壶、模仿、水杯、玩具等,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形和正方体的模型。首先,笔者先让学生对一些物品进行观察,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让学生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此外,为了验证从一个位置只能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面的这一定理,笔者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观察正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通过观察,学生很好地形成了空间思维能力。在观察过程当中,教师也要注意用问题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保持思考。
         二、采用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热情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的互动性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因此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所以,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投影、移动设备等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数学知识的数字化处理,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角度、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认知难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互动反馈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立体的、持续的互动和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本节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有直观的理解。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更能让学生拥有好的学习体验,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媒介,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上课时,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播放的各种长方体折叠的过程和方法,便可以自主操作,从多个角度将折叠图形进行变换,从而了解图形在空间变换的规律。基于此,笔者通过课中互动教学,师生持续沟通,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借用动手操作,提升学生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引导其通过动手操作来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使学生在感受数学学习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内容时,笔者让学生4人为一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12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其中2人拼摆,1人读数据,1人填实验报告单(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在填制好报告单后,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试着找寻各个量之间存在的规律。在这期间,笔者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经过交流讨论和笔者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此一来,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还使学生在感受数学学习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理念、模式、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平衡,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金义.试论新课改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58-159.
         [2]李刚强,王海利.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02):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