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课程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刘林鑫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生活化情景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缺乏学科本味、教师缺乏信息化素养等问题。文章在新课程背景下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创新教学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从生活取材,构建生活化教学场景。小学生兴趣多样,理解能力处于发展初期,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提供有力媒介,学生则能在借助生活情景、生活道具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考能力,培养自身数学学科思维。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情景流于形式
         设置生活化场景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相应场景中理解数学问题,但在实际设计生活场景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关注生活化场景的实际作用,而是过度关注“生活化场景”这一形式。例如,许多教师讲解加法计算时让学生借助小棒认识不同数的分与合,或是让学生数苹果,以此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无论是数小棒还是数苹果都只能使学生认识不同数字的分解,而没有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这表明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目的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所设场景流于形式,这不仅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学生陷入应付数学教师的被动情景。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兴趣与日常生活的研究,探究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景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内容缺乏学科本味
         生活化教学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任何素材都可直接作为教学材料进行使用。然而,部分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生活化教学材料的加工,直接将生活化材料运用于课堂之中,这导致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产生片面化理解。同时,部分生活化材料可能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或是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到课堂知识之外的事物上,这也降低了数学课的教学效率。这启示着数学教师仔细筛选生活化教学素材,对不同素材进行精加工,使不同素材真正发挥其在生活化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三)教师缺乏信息化素养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还没有形成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或是对信息化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这导致教师构建生活化情景的方法单一。部分教师认为在课上使用了多媒体便是将信息化教学工具融入了数学课堂,而不顾信息化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这部分教师盲目使用多媒体,而没有考究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的衔接点,也没有充分考虑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这导致多媒体展示占据了数学课堂的部分时间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教学状况看,滥用多媒体导致小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灵动、多变的视频内容上,忽视了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显然不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教材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知道作用,教师可基于教材内容创新生活化教学内容,在重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高效教学。以“百分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探究道路边树木存活状况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生活情景的过程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教师先让学生收集道路信息,然后引导学生选择信息,从信息中选出“A道路一共种了500棵小树,其中有490棵成活”等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一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生活问题时倾向于回顾已学知识,对新知识的敏感性不强,因此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如让学生思考“成活率”这一名词的含义,让学生用“成活率”的概念解释“树木成活率为98%”中“98%”的含义,学生解释成活率的过程便是理解“98%”这一百分数含义的过程。这种教材出发,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素材融合的教学方式能体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性,解决学生学习而不思考的现实难题。教师重组教材的根本目的是赋予课本内容更丰富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学习动能感更强。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还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师应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数学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例如,在讲解角的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标枪运动中暗含的数学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检验自己的猜测,求证45度角扔出去的物体运动得最远等观点。再如,讲解体积的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中使用的集装箱是根据何种原理设计不同商品的摆放位置,或是思考运送商品的货车要如何安排存货空间才能最大化利用货箱。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能学会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本领,同时对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形成新的见解。
         (三)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影响着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程度,因此,各个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灵活应用多媒体实现生活化场景,提升生活化教学效率。以图形的教学为例,许多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生活中见到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探究不同图形的边长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体现教学的信息化,如利用3D模拟软件展示操场的形状,通过操作软件图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工人测量操场长与宽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从而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应当依托数学教材,借助生活化情景,不断落实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吴福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9,(34):138-139.
[2]姜连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卷宗,2019,9(32):284.
[3]谢旭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J].魅力中国,2019,(46):58.
[4]郭英兵.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50-51.
[5]高金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青春岁月,2019,(30):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