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张小勇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最早出现的学术科学之一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最早出现的学术科学之一,它有其独特的学术魅力和文化底蕴。通过对世界各国发展史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的发展及运用是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水平的进步,这更督促着我们加强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改革数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接下来,本文将分为现状分析、数学文化的意义、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教育;渗透分析;教学改革
        
         数学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一万多年以前,从对自然数的认知到对结绳计数这种数学方法的运用再到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划时代的数学研究成果的出现,毫不夸张的说,数学的历史远比中国文明的历史久远。经历了上万年来数十代人的教育、学习与传播,数学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体系,即数学文化。了解一个文明必先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了解该文明的行为含义。同样的,想要学习数学科学,单纯的将其作为一种计数工具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数学文化的内容。
         1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方式的现状及弊端分析
         1.1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方式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小学教育机构注重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某一数学方法,这一着重点与教育机构的根本目标——提高学生的考试分值相映衬。在学校追求学生考核分数这一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教职人员通常采用总结考试中的重点考核内容,并对此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而对于非考核内容则是一笔带过或根本不讲的教学方法,笔者称之为重点式教学。
         1.2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方式的弊端分析
         (1)分数考核的根本目的分析
         分数考核旨在通过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测试其学习的成果。虽然其测量结果主要是根据学生所掌握技术的熟练度得出的,但是考核的根本目的不是测试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全面的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程度。
         (2)学校目标设立的弊端分析
         学校追求“好看”的分数的教学目标是一种畸形的目标,它说明学校对考核目的的理解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对考核目标的错误解读最终导致学校采取错误的督促方式,而老师在学校策略的影响下也渐渐采取错误的教学方式。
         (3)教师教学方法的弊端分析
         老师采用重点式教学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重点式教学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片面的、不连贯的,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习的学生同样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他们所学会的知识就像是一潭死水,除了做特定的题型外一无是处。


         2 数学文化的定义和培养意义
         数学文化是指在数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人们对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研究、传播以及创新进而在一定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充下产生的一系列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式世界观以及数学学术精神文化等,这些观念、思维和品质都属于数学文化的内容。
         从对数学文化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文化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科学的深入理解及掌握,其作用可类比为木匠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一名木匠学徒,尽管他掌握了出色的凿刻技巧,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加工一块木料,而一名拥有丰富经验的木匠,他在看到一块木料时,心中已经对这块木料有了大致的雕刻方向。数学文化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活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技巧,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或创新的数学知识。
         3 数学文化渗透培养的措施分析
         3.1 准确把握考核目标
         学校及教育机构必须正确的理解考核的目的并执行相应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施教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为目标。
         3.2 教育方式改革
         老师的数学教育方式坚决不得采用重点式教学。重点式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过度零碎化、片面化,达不到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目的。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于重点考核内容可以多讲、细讲,但是对于非重点考核内容绝对不能不讲或少讲,应该通过对非重点内容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向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
         3.3 多角度渗透培养
         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文化的渗透培养不一定局限于数学学科的内部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渗透培养。数学学科是大部分学科的发展基础,如果没有数学知识为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将会寸步难行,由此可以看出数学与大部分学科相关联,这为数学文化的培养提供了多角度渗透的可能性。
         结束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期望分值,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核分值。对学生数学文化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这个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开始实行效果无疑是最好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像海绵一样不分类别的吸取知识的海水,因此教职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职业负责。
        
         参考文献:
         [1]汪晓勤.数学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杜永宁.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6(11).
[3]李莉,陈婷.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9,000(012):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