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张礼广
[导读] 在教学中,课堂是小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场所,至关重要。

         摘要:在教学中,课堂是小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场所,至关重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是新课改一直重视的问题。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拓宽思维,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究才能充分体现这节课的效率。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自我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趣味故事导入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入门的关键,有趣的课堂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效率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充满兴趣,学习的动力也随之提升,学习热情也会增长。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小学生对其没有兴趣,学习劲头不足,课堂效率也不断降低。为改变这一教学状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趣味故事导入课堂,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首先在上课前,教师对学生说,我们上课前先来听一个小故事,森林要开第四节动物运动会啦,村长鼓励小动物们踊跃报名,好的名次有相应的奖品。那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来报名呢?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展示要报名的动物,兔子姐姐报参加短跑,长颈鹿报名跳高,狮子大哥要参加长跑,还有很多小动物报名了。但是同学们,我们怎么统计这些运动员报名的项目,才能一目了然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听到故事,对其充满兴趣,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通过统计一下再分类,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表格就会看得很清楚了。学生们都积极地回答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导入今天要学习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对利用统计图对动物报名项目进行统计,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
二、引导想象,拓宽思维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学生通过自我想象,不仅可以拓宽自身的数学思维,还能让其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在短暂的时间内学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传授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那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拓宽学生思维呢?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我们丰富的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材料,创造相应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拓宽学生数学思维。在想象猜测的过程中,无论学生说的对还是错,都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的课堂学习内容,更深层次了解除法这一部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也越来越喜欢大胆发表自己的猜想和观点,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能让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思维。
         三、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理念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学会自我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多动手,多实践。但是当前的小学课堂中,很多老师只是为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还是以自己教案讲课为主,这不能让学生去实践,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改变这一情况,实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当学生对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定义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手动实践,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去制成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也对其有了新鲜感,积极动手参与到制作中来,在制作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深入了解。又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制作四边形,引导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分析一下如何去计算四边形的面积,它与长方形正方形又有什么区别呢?计算面积的公式是否一样呢?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区别在哪里。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开展小组合作,自我探究
         在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并且小组合作的教育模式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亲密度,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小伙伴有进一步了解,也能让学生也不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探究总结,对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呢?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简要概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水平,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运用老师所说到的内容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并让学生进行最后总结,久而久之,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也不断增强。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时,首先上课前教师对学生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事物的特点呢,比如窗户,剪纸?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内容先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平均,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今天学习的知识展开探究,平移是什么,对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教师让小组按顺序进行总结,发表本组的观点。这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两全其美。
         综上所述,小学的数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进入之后的学习的起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带领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象,拓宽学生数学思维;利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吸收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明华.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9(26):52-53.
         [2]罗玲.浅析翻转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C]..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07):254-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