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已很难满足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与此同时,新颖且高效的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基于此,本文将从“媒体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情境,加深理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媒体情境;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得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而情境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征创造出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估值的应用。
一、媒体情境,激发兴趣
媒体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其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抽象且复杂的数学知识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地加以呈现,对激发学生内心的求学欲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教学内容来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以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进而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并取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收益。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趣的主动下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我会以创设媒体情境来展开教学,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维模型,并要求学生进行观看与欣赏,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给予其视觉上一定冲击力,激发其内心的求学欲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先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外观形状类似于屏幕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维模型呢?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又有哪些特征呢?(回答正确,有奖励哦!)”之后,待学生回答结束后,我会打开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并结合学生的探究成果,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长方体特征“有6个面,每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等等。”如此一来,能够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二、问题情境,加深理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引导学习发现、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切实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外,也要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喜闻常见的问题情境,以让学生在层层深入问题的引导下逐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题情境的优势作用。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认识和掌握有关圆柱与圆锥特征相关知识,我会以问题情境展开教学,如,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与圆锥的实物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在学生观察中,我会适当的穿插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典型的问题,即:问题一,“通过观察你认为圆柱与圆锥两个模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或最为明显的地方是什么?”以期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圆锥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圆柱有2个地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柱从正面看过去像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接着我会再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二:“圆柱与圆锥的底面与侧面有什么特征呢?”之后我再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摸一摸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其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以将情境教学法优势作用发挥至极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春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2):29.
[2]张永来.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