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教学法从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70年代引入我国广泛应用于教学。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引发了我的思考。情境教学中情境的滥化情况一步步呈现,怎样做到从滥化到优化,更好的服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景教学、滥化、优化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在我国从70年代引进、推广。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好评。以至于教学每一课时时都必须创设情境。使得教学情境走向滥化,为了情境而情境,学生产生了情境的疲劳。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情景教学的优缺点。
情景教学的优点 :情景教学以其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情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记忆式的学习方式,把枯燥的知识放在了逼真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运用的空间,使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这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
(1) 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这种教学法大大丰富了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容易与现实相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2)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这一方式反应的热烈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他们对于这种实践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的方式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进入一种的良性循环的互动过程。
(3) 针对性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效率。
(4) 时效性强。这种教学法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内容陈旧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进行解答,使教师所教内容的时效性更强。
(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法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情景教学的缺点 :过于重视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分析、讲解和训练。虽然其以情景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知识,但由于情景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情境中的话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现在的教学为了生动性、趣味性,为了情景而情景,导致情景创设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情景。
课堂看起来很生动,但学生知识的把握不足
情境创设低效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怎样的情境才算是一个好的情境?数学问题本身可不可以看作一个特定的情境?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学校数学组内进行了专题的教研。
推动数学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数学内部本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更可以尝试从数学内部本身的问题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内部零散的、矛盾的地方进行整理,使数学体系更加和谐与完美。因此,好的情境不应该仅仅起到“敲门砖”或仅仅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更应当在教学内容的展开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功能。一句话来概括,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游离于数学的本质之外。
在对教学情境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对数学情境的优化:
(1)认识情境的作用,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教学需要的情境不一定都必须是生活情境,有时,从数学本身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这一点往往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所以,一些诸如“计算”等属于“规则教学”范畴的教学内容并不一定都要从生活原型中入手,数学问题本身就可以视作一个特定的情境,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巧妙地处理。
(2)明确情境的目的,及早进入主题:情境的呈现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而不能作为教学的点缀。因此,及早让学生明白所要研究的问题所在是情境导入的一大要素,如果为了形式的漂亮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就有可能会冲淡主题。延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佳时机。
(3)创设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数学情境: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游戏、故事、竞赛等情境展开教学活动,而高年级的孩子可能对数学本身呈现的问题更感兴趣,因此。要靠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数学情境教学优化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知识、能力的结合,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重视知识,更强调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一些潜能的开发,让情境教学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情境是老师刨的一个坑。自然而然的情境,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得到发展。
二、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三、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
正确认识情景,把握情景,遵循情境教学一般原则, 让情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让情景高效起来,生动起来,贴近学生生活起来。快乐学习,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