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各学科要以德育为最高目的展开教学活动。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更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力度,尤其是“以文化人”的语文学科,语文的德育力量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词为教学环境研究了古诗词渗透德育的主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德育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的立意发生了变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成为了语文教材选篇的核心指导思想,因此语文教材自带德育属性。也因此,教师有义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精神境界,实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共同发展。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体现了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高贵精神。学习这些古诗词,学生能够春风沐雨般地感知传统文化精神,感受精神的魅力,将优秀思想精神印刻心田,从而生长出道德的大树。所以,古诗词是德育渗透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将古诗词主题化,通过不同主题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多样化的思想精神,全面提高道德素养。
一、主题性诵读
感知情感、理解精神的最佳途径是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让语言出现轻重缓急,让语言还原原始画面,实现直接体验和自主建构。因此,关于古诗词中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家国情怀,学生需要不断的朗读、反复的咀嚼,通过声调的变幻和语言的理解来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静很。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性诵读活动,进行同一主题的多篇朗读和背诵,加深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化思想精神文明,悄然实现德育。
以“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教学为例,我组织了古诗词诵读活动,让学生自然感受语言,自主建构思想家园。具体来说,首先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词,如《过零丁洋》、《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次结合文本注释自由朗读诗词,给诗词划分节奏;然后对比朗读几首古诗,从不同的语言中找到爱国这一精神内核,通过语言的反复品味积累爱国情感;最后,背诵古诗,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成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传承优秀的思想精神文化。由于主题性诵读的实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了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古诗词的主题教学可以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二、主题性写作
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思想精神和道德品质有所感悟的,但是完全领悟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思维密切参与,对所接受的思想、道德进行主观判断,从而将所学思想精神内化成认知经验。因此,利用古诗词渗透德育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主题写作活动,以古诗词所突出的思想情感为主题结合自身经验展开微写作,让学生自己进行思想、精神的思维梳理和价值判断,潜移默化中认可所学精神和道德品质,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以“亲情”的主题教学为例,我组织了古诗词写作活动,让学生从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出发写一篇微作文,真正继承思想精神品质。具体来说,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古诗词,从真挚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背景中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其次以主题情感为中心进行自由创作,有的学生从亲情出发讲述了“兄友弟恭”的小故事,有的学生从亲情出发讲述了“忍让包容”的故事;最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讲述创作的初衷和心得。通过主题性写作活动,学生对亲情进行了深刻加工,拓展出了更多的优秀品质,实现了道德修养的全面升级。所以说,古诗词的主题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三、主题性辩论
有人曾说:“争论的目的不是分出胜负,而是促进进步。”适当的争论可以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同样,争论思想也可以应用到德育之中,让学生就某一思想精神进行质疑与探讨,从而确定它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从内心深入认可它。鉴于此,古诗词渗透德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性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一精神主题进行争论,从而内化思想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以“思念家乡”的主题教学为例,我组织了古诗词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就“是否应该思念家乡”展开争辩,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首先,学习古诗词,引出“思乡”情感;其次,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辩论的正反方,正方是应该思念家乡,反方是不应该思念家乡;然后,展开观点陈述和思想交锋;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完成思想精神的升华。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辩论活动,有些学生否定了“不应该思乡”的观点,有些学生更加确定了“思乡”的精神,从而实现了全体学生热爱家乡的精神渗透。因此,古诗词的主题教学可以提高语文德育质量。
总之,古诗词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主题性的古诗词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接触思想情感,继承传统精神文明,实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李荣丽.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J].文学教育(上),2018,(11):49-51.
【2】吴琰芳.初中语文中古诗词与德育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8,(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