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进而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件。本文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学习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了解历史事件,建构科学的时空观念”“增强史证意识,还原真实的历史”“明了历史解释,涵养客观公正的眼光”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思维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引导学生用公正、平等、辩证、全面的眼光去学习历史,去正视历史,进一步将学生在历史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有机联系当今现实,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是需要我们高中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的时候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学习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以“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是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对历史的判断为前提条件的,但是又依靠一定的价值观对于历史时间做出的判断,因此,我们高中教学在实施教学任务的时候,带领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结合历史事件和社会的发现进行思考。比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走向繁荣昌盛。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初的文字狱,钳制思想,摧残文化;明清时候的闭关政策只会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学生明白了只有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才能帮助中国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罢,都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也明白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着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就是个人应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紧追时代的脚步,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高中学生目前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考取理想的大学,要懂得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胸襟开阔,心中有国,面向世界,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了解历史事件,建构科学的时空观
据观察,一些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只是简单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及结果,因而,造成了时空观念的缺失。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事件构建起科学的时空观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时空观念就是利用历史的地理观念和历史的时序观念,了解时间的特性、连续性、突发性以及不稳定性,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独特意义。比如,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进一步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这就是历史短时段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若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我们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近代半殖半封社会进程不断深化的历史脉络。
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充分的信息,增加学习历史的实用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增强史证意识,还原真实的历史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部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动力欠缺,目标性不强,不重视史料的研习与运用,他们只是单纯通过对历史教材进行枯燥的背诵,史证意识薄弱,既降低了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一状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和学会创新;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不盲从结论,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进行理性分析,培养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品质;要引导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多渠道多领域来获取史料,进而分析史料、理解史料以及运用史料,感受历史和发现历史,深刻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提升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融入,学生可以便捷地利用网络检索资料,也可走进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增进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这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会增强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培养科研情怀。
四、明了历史解释,涵养客观公正辩证全面的眼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我们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不加入个人独立的思考和情感感受,难以客观论述并揭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客观公正、辩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来评判历史事物与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防止看待历史问题出现偏差。比如,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否认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否认杰出人物的宏伟功绩等等,这样的眼光和行为是偏差的,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情境,未能透过历史的表象把握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客观公正、辩证发展的态度,可以在课堂讲授和作业设计时,站在课程的高度,有机渗透多元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进行分析,体验历史解释多视角的乐趣。还可通过观看历史影片、开展班级辩论会、评选“辩论家”、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打破固化的思维。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探究和质疑精神,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对高中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束缚,及时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倡导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情感体验以及构建多元评价等策略来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艳飞,祁小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以人教版"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9(4).-2
【2】曾季.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5):119-119.
【3】郑世雄.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71-71.
【4】谢俊杰.核心素养下高三历史习题评讲课的探索——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463(1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