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黄得槐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从推进小组合作,开展多样地理活动;实景微课导入,构建生活化课堂;丰富评价指标,提升教学评价效果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小组合作;实景微课;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地理实践力即学生在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验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理实践力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为了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书面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很明显难以完成这一任务。这也就需要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高效地开展实践性课堂,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推进小组合作,开展多样地理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最佳场景就是实践。作为一门以地球表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地理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而地理实践活动也本就是地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在以往的课堂中,地理实践活动却很少举行。这一方面是受传统“重知识而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地理实践效率低下相关。相比教师,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水平还是探究能力上都有所不足,很多学生学习严重依赖教师,未必能完成实践任务,这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套上了枷锁。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模式,以将学生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开展更加多样的地理活动。
         例如在“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这一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探究能力和体质等因素划分成合理的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调查。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即可以自己拟定路线,并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拍照,并将照片对应的地点标注在互动地图上。而在基本调查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让所有学生集中起来,比较哪个区域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并为每个区域提出对应的措施。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大大拓展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范围,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景微课导入,构建生活化课堂。
         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次考试,而高中课程重、时间紧。故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开展耗费时间较多的地理实践活动。

实景微课是教师以现实生活为场景录制的微课,其既具有微课的优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也有野外教学的优点,能让学生有效地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故在高中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合理利用实景微课,在课堂上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例如在“地球表面形态”这一节,教师就可以以地质公园为场景录制微课视频。与研学旅行相同,每到一个教学点,教师都可以停留进行课程讲解,如经典的断层、背斜山、向斜山等。当然,在所录制视频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在视频的后期制作和课程的讲解环节进行补充性讲解。而以视频形式展现知识,教师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知识。这样,通过实景微课,教师让学生将现实场景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地理实践力。
         三、丰富评价指标,提升教学评价效果。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效的反思正是连接成功与失败的桥梁。教学评价是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对于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生成就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多以卷面考试和成绩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水平,自然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在新的时代,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这就需要教师构建丰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以让学生从理论、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在“本地旅游资源调查”这一探究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书面考试和评价表格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卷面考试主要内容为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表格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实践成果、合作氛围、实践态度等,主要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样,通过多指标的教学评价,教师让学生从理论、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反思,这对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推进小组合作,开展多样的地理活动;实景微课导入,构建生活化课堂;并丰富评价指标,提升教学评价效果。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姚萌,刘敏.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地理教学,2020(03):33-38.
         [2]张鹏.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地貌研学旅行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