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身体素质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提高其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小学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阵地,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其身体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课改精神的响应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显然已成为每个体育教师都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人身心健康水平,同理,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一定的体育锻炼。但学生缺乏对两者的正确认识是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首先,教师要变,教师的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让教师吃透课改精神,让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体育观念产生影响。其次,要学生也要跟着“变”,学生的兴趣是随着个人成长而是发展变化的,要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得有讲究,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一个正确的身体素质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性格特点为立足点,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对症下药,正中学生下怀,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将从“教学内容合理化、教学目标梯度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方法。
一、教学内容合理化
教学内容要合乎情理,过于限制学生的体育活动的自由,反而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传授者,要做到灵活应变,与其处心积虑的研究不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也许会卓有成效。因此,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来规范教学内容,不要死板硬套,要懂得随机应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这一课内容时,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它们是怎么跳的呀?谁可以在课堂上示范一下呢?有奖励哦!”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我会再次让学生说出:“同学们,你们学青蛙跳都学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吧!立定跳远和青蛙跳的动作方法是差不多的。
”接着,我会先为学生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即:两脚自然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之后,我会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练习,但必须有所收获,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一来是为了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二来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并强化其对该动作要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我会抽查学生的练习成果,并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另外,我还会有序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以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够有效学生在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教学目标梯度化
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也要深深植根于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体育水平也大不相同,怎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基准,设置梯度性的教学目标,既要做到因人而异,也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在自我目标的激励下,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快速跑”这一课内容时,我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首先,我会进行一个“跑步测试”,以快速跑这个项目来测试学生在跑步上身体机能,之后,我再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还会对每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比如,我会为学生演示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和关键要领,由简单到复杂,从而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将身体潜力发挥出来。最后,我还会让学生自主设定短期和长期的训练目标,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提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促使学生正确体育锻炼和健康观念、培养其体育习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体育锻炼始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决定着结果,只有把握好过程,才能让结果变得更加美好。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和健康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尔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77+79.
[2]赵民杰.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8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