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龚艾嘉
[导读]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

         【摘  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的途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作为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做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育;小学生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善于表现自己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今的教育不再是过去了,教师应式的教,学生死板的学,而是把教育变的更为艺术,把学生的学变的更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的学,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课堂中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也正符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少讲多学、精讲多练”,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同时把课堂教学变的灵活多样,把教学阵地交给学生,教师只做一名“指挥官”,去引导、点播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变成“复读机”,一尘不变的跟着老师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从点滴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就必须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曾经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形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知识和文化饿广阔天地。

因此,在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采取围绕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内容,选取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音乐材料,使学生在富有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学习中感受音乐,逐渐培养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和情感内涵的能力。即使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也努力体现了这一理念。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总是让学生随着录音带学唱歌,有条件的可以用电子琴或是脚踏风琴教唱,但这些都是围绕着课本再转,没有什么新鲜的教学的方式。在一些优秀的音乐公开课中,运用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灵活的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枷锁,编创出具有特色的教学的方法。我个人以为是很值得推广的。比如一些运用游戏的教学法,比如用跳蹦蹦兔,来学习节奏、鱼咬尾的方式来记歌词等等,都是很好的边做游戏变学歌曲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回归到教材当中,吃透其中的要点,并将知识进行串联起来,做到推陈出新,提高教学的质量,不知不觉中使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处在智力发展的初级的阶段,所以每个人的音乐的才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引导,在对学生的学习上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的才能天分上则要因材施教,使其得到长足有效地发展。
五.“探究式学习”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以往人们常常将音乐与美术、体育连在一起,简称“小三门”,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误解。音乐、体育、美术的确有一定的技能性成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文化中的一个门类。就以音乐说吧,从它的学科性质看,虽有自然学科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属于人文科学。因此,音乐学科从一开始就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音乐老师应该着力于对音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不仅注重宏扬中华民族古代、近现代、当代的优秀音乐文化,更应把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民族音乐作为重要内容引入教材,广泛吸纳各历史时期的优秀外国音乐创作成果,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民族音乐等艺术,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成果,软化学科边缘,拓展学习途径,以此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
                   总之,这些“素养”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培养的,而对学生来说确是受益终生的,为将来具有良好的审美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归根到底音乐文化包罗万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学习、多看书,提升的自己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成就美好的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