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模型是联系情景与规律的桥梁” ---- 《整体法与隔离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汪金伟
[导读]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主办的高考物理备考培训会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主办的高考物理备考培训会,备考专家扈之霖先生的讲座很精彩,我是收获颇丰。扈先生告诉我们,模型是联系情景与规律的桥梁。通过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铺设合适的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高中物理必修1中的一节探究课,来谈谈自己对“模型是联系情景与规律的桥梁”的理解。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解决非平衡态的连接体问题。
2、进一步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学会构建物理模型以及分析其内在的物理联系。
二、重点、难点:
应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解决非平衡态的连接体问题。
三、课前预习: 
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把物理问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视为一个(      ),进行研究的方法.
2、隔离法:隔离法是指把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      )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3、内力:(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4、外力:(      )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称为外力。  
四、合作探究:
例1. 相同材料的两个物体mA、mB用轻绳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B,使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绳上张力F的大小.


例2.题见例1,若水平面粗糙,其他条件不变,求绳上张力F的大小.
例3.题见例1,若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作用于B,斜面光滑,使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倾角为θ,其他条件不变,求绳上张力F的大小.
例4.题见例3,若沿粗糙斜面向上拉,斜面倾角为θ,其他条件不变,求绳上张力F的大小.
例5.题见例1,若用力F竖直向上拉,其他条件不变,求绳上张力F的大小.
五、拓展训练:
1.题见例1,若已知两物体质量mA、mB有两种情况,其他条件不变, (1). mA>mB(2). mA<mB请问那种情况绳子容易断?
2.如图15所示,物体M与m紧靠着置于动摩擦因数为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现施一水平力F作用于M,M和m共同向上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3. (2012·江苏卷,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六、我的收获:
1、整体法的优点:可以弄清系统的(     )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
2、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      )物体的受力情况,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
3、注意:
(1)、整体法只分析系统所受的(      ),不分析内力。
(2)、隔离法中同等情况下选受力个数少的物体为研究对象较为简单。
(3)、复杂问题中需要隔离法和整体法综合灵活应用。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不仅重视如何教,更要重视如何学,引导学生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物理学。眼下,随着新高考的到来,大家都在抓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的课堂设计更应注重方法的引领。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同一类问题进行类比,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顺应这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的“高效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