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艺术学院既是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学生品德养成有着重要影响。辅导员、教师和家长应该协同育人,形成合力,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关键词:协同育人、辅导员、合力
一、时代背景。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主席也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知肩上的责任与重担。在工作中时刻牢记使命,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同时,也在工作中改革创新,在原有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中,探索辅导员、教师、家长协同育人实践尝试,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二、艺术学院辅导员、教师、家长协同育人现状。
近年来,高校一直倡导“三全育人”,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的简称,具体来说: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成员包括辅导员、班导师、党政管理干部、“两课”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亲;社会主要是指由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学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然而,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三全育人”并未很好的落实。高校艺术学院的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方面,存在着思想认识滞后、育人观念不一致、力量整合不够、机制不健全、沟通平台不完善等现状。辅导员因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带班人数等原因,容易把自身定位为“保姆”或“勤杂工”;部分任课老师只教书不育人,疏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家长过度依赖学校,认为学生已经进入大学,一切交给学校老师,家长不用再管孩子太多。然而,高校艺术学生多数个性鲜明,较张扬。艺术学生的学风状态多数是不能呆板的坐在板凳上,学生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日常学习实践内容较多,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让学生知道边界与不可逾越的规范。
三、艺术学院辅导员、教师、家长协同育人的有效措施
1、形成一套协同育人管理体系。构建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院长为组长,学工办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为负责人,全体老师、辅导员、学生家长为组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和监督协同育人工作。在院长的带领下,各个专业课老师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与学工办辅导员老师形成合力。辅导员老师要以学生为本,服务是最好的管理,用心沟通、用爱交流,关爱学生成长,多与家长沟通,摸清底细,对部分缺课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辅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全方位推动协同育人,用爱心引导,助学生健康成长。给优秀的学生“松绑”,给自卑的学生阳光和关爱,给贫困学生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同时,科学分析学生专业前景,从职业兴趣入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生涯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家长与任课老师、辅导员密切沟通,关注学生健康成行情况,随时进行学生的思想干预与行为引导教育。
2、建立“家校联合培养沟通平台”。构建辅导员、教师、家长沟通的平台。在创新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以及更好的为学生的将来做更好的规划,建立家校联合培养沟通平台。平台形式可以是QQ群、微信群、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开学典礼、老生毕业典礼、日常学生特色文体活动、微信平台家长留言板块等。辅导员老师、任课教师和家长互动,把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分享给家长,比如早自习、晚自习、学生上课情况,艺术实践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情况、无手机课堂情况、四六级过级情况等,使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们所学的专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家长与辅导员老师、任课老师沟通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为辅导员老师和任课老师教育孩子提供背景信息与支持。
3、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进行管理。作为评价教师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议在学期末或者年末,学校对协同育人取得成效显著的优秀典型教师个人、辅导员个人、学院集体等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4、学生也要主动与辅导员、任课联系,班委学生干部要发挥桥梁的作用,及时将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向上汇报,并认真传达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指导要求。如此,才能切实发挥协同育人的工作效能。总之,通过整合辅导员、教师、家长的力量,协同育人,促进高校艺术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欢.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J].智库理论。2019.P243、244转250.
2.颜雪艺.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P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