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必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文化理论知识之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形成。本文将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进行展开,简要分析将其与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素质教育
一、当前教学现状
(一)时代背景分析
新时期新发展新要求,社会的日益发展必定要推动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变革,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种素质的综合能力提升。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时代对于“德育”培养的关注度,这不仅符合当前教学大情况发展的趋势,也是顺应了学生培养规律的教学要求。
从中华文化的传承上讲,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所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不知凡几,其中蕴含的美德教学以及教育警示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渗透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美德教学,不仅可以高效辅助教学,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二)教育教学分析
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从教学角度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成长必修的理论知识,并从文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三观建设,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与道德法规。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典型的实例补充教学,传统文化中美德教育的引用就是推动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教学手段。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是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必然教学内容。再加上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正处于青春期,心思易敏感且易情绪化,这也是思维引导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如果缺乏正确的观念引导,就很可能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道德与法治与传统美德结合方法
从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中国传统美德进行融合教学具有重要的引用价值,然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序结合也是教师在教学时经常思索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就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以经典文化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课堂教学是目前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形式,而课堂的导入教学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首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课堂导入的效果也会对之后的学习效果形成较大的影响。而想要切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美德素养,就需要从日常的教学中出发,从平常的教学设计入手来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使课堂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比如在进行九年级“全面依法治国”这个章节的学习时,其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且与我国当下的法律建设联系较为紧密,因而是学生学习时应重点注意的内容。而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为了使学生们可以更有代入感,笔者在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时就特地选取了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历史片段“商鞅变法”进行辅助教学。
笔者在正式进入到课本教学前就为学生们设计了故事情境,将“商鞅变法”的始末进行了叙述引导,学生们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多少有一定了解,因此笔者讲述时更能使学生引起共鸣。商鞅改革对于时代的推动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本人的结局却十分悲惨,趁学生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时代的法治社会与当前的法治又有和区别?从而正式进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学生们有一些了解的经典实例进行课程的导入,可以顺利进入到课程的讲授,学生们在学习传统经典时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魅力以及不屈的精神。
(二)以身作则来引导,培养品德习惯
示范性是教师的重要特点,这也就是说教师的切身引导以及日常的教学形式都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行为指导形成重要影响。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教老师,更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除此之外,教师的德行端正也会在引导学生学习说更有说服力和信任感。
笔者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上课前笔者都会提前两三分钟到教师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以防止遗漏情况的发生。久而久之笔者也会明显地感受到,学生们在受到笔者的影响后也都会预备铃打铃前提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预习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而在笔者的课上,学生迟到的现象很少发生。这本是笔者教学时的无意之举,却没想到会对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形成了一定影响,这也使得笔者进一步地认识到了“行动大于言论”的说法。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在每次上课前都为学生们分享一则古文警句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比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很多学生们也会将笔者分享的警句进行摘抄记录,一段时间再次回顾后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不少的文化积累,而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不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多元化美德培养,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以“照本宣科”式的口耳相传形式教学,形式单一且内容难以获取提升,再加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较多,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记忆,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就会收到影响,因而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丰富教学形式,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在更为多元的教学环境中涉及德育。
笔者在教学时会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们拓展知识面,比如在学习“感受经济改革”这部分的学习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享受了改革福祉影响下长大的,但是他们对于改革前的中国生活条件无法想象,因此笔者就为学生们播放了一则有关“改革开放七十年”的纪录片,视频中包含了新中国从贫困落后逐步开放进步的车轮进程,在短短的时间内回顾了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学生们在感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深感骄傲。在进行完本节课的学习后,笔者就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自己内心最受触动的部分进行阐述,并用一句古文来描述自己想对祖国说的话。有的学生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的学生写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这也就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目标。
(四)践行素质教学观,推动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观是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最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及范畴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能够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养成以及美德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因而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也会时常反思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并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交谈,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并询问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为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学补充,从而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为践行素质教育发展观打下实践基础。
三、价值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推动学生的多元全面发展,就要从日常的教学出发,从全方位进行引导。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学科教育。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合理正确引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来辅助教学,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蕴含的美德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缪书梅.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传统美德[J].名师在线,2019(05):86-87.
[2]殷玲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