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技术与小学课堂的联系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邵悦诚
[导读] 当今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哪个行业都脱离不了各种新技术
         【摘要】当今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哪个行业都脱离不了各种新技术。在现在的教育行业中,新媒体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比如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在用的线上教育,还有我们老师经常使用的易加互动平台。本文就探讨新媒体技术与小学课堂中的联系。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课堂;教师

         大家都知道新媒体技术主要依靠的就是强大的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将一些新的体验带给人们。同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新媒体的使用会让教师和学生有着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体验。
一、新媒体新技术的优越性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会无条件地接受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通常都是被动的和机械的。新媒体新技术为学生和课堂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学生在该过程中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以我所使用的易加互动平台为例,里面有一个抢答的功能,传统的课堂上,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普遍不愿意举手发言,其实并不是不会,而是不想,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个抢答的功能给予了他们新的体验,一种好奇心促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参与实现的,是一个与学习伙伴共同创设的过程。该过程的参与者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发生改变或转化。新媒体使学生与他人一起形成、发展和创造关于某一事物的共同知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新媒体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录像、试验演示的观察而学习。新媒体还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教育中反馈缺乏或滞后的现象。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管理和维持以学生为中心、多维度的学习环境,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育自身必须实现现代化,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现代化的系统和设备。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是有效的。


二、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产生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
         新媒体设备不断投入,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得更加紧密、有效。新媒体应用于课堂,既节省了教师制作课件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特别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欢。
         之前我所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在易加互动平台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授课使用的是平板,该软件中的功能形式多种多样,操作简单,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学会。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设计的内容还是传统内容,复习生字词并加入了一些题目。但是这节课中我借助了易加互动平台的后台统计功能,即学生答完马上能看到每位同学的正确率。于是他们都鼓足劲想到答对。既让学生们有效地和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又调动了学生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教学新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过分依赖新技术新媒体,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而且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图像材料,语文课几乎成了录像放映课。虽然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很多的优点,但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新技术新媒体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要选用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不能为了方法的多样,冲淡了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失去了创设情境、引发动机的意义。这与教育心理学的原则相违背,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这一学科特点。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要善于把握教育的时机。新技术新媒体的呈现也要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要使它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辅助作用。
           时代的前进,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教改也将永无止境。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及网络,充分发挥电教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新和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它对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