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将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幼儿园是幼儿集体学习的初始阶段,幼儿园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健康主题活动,目的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先分析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因素,之后探讨主题健康活动的具体开展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主活动;内容;对策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身心健康关系未来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理念是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认识健康的前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处理能力、习惯培养等,并通过健康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因素
1.户外游戏
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设定时间基本是一个班级不少于一个小时,幼儿在户外玩耍时容易出现磕碰、擦伤等情况。如果不开展户外游戏,不利于幼儿对世界的探索,不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如果在户外游戏中教师看管过严,导致幼儿的行动受到约束,如果看管过松,容易发生危险。所以需要开展健康安全教育,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对世界的接触和探知,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同时满足幼儿的运动健康要求,和交往、表达等需求。
2.自我保护
幼儿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但是对事物缺乏判断能力,不会自我保护,容易发生危险。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园开展的最多的安全教育是防火演练、地震演练等。教师会结合特殊的宣传日等进行相关演练,以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心理健康
学龄前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发展的最早期,其心理活动主要以低级心理活动发展和高级心理活动的发生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依托积极的情绪进行活动,并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注意到幼儿的消极情绪,因幼儿还处于情绪发展期,不会控制情绪,不会表达情绪,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将其表达出来。教师要对幼儿的情绪进行接纳和引导,不能打骂或斥责;教师要引导幼儿尊重同伴和老师,引导幼儿积极对待和处理消极情绪。幼儿学会处理情绪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能在理解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幼儿园开展主题健康教育的路径
1.将健康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
幼儿的生活轨迹是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园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健康的生活及学习氛围,目的是依托环境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健康主题开展设计时,教师可以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为切入点,如开展“保护环境”“整洁的家”等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持卫生,并能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除了主题活动外,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锻炼的环境,利用丰富的趣味性的锻炼项目激发幼儿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的习惯。
教师可以依托幼儿园的硬件条件,组织幼儿参与篮球、跳绳、滑滑梯、野外寻宝等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参与到锻炼活动中,以提升身体素质。依托环境进行健康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对幼儿的成长形成正确引导。
2.将健康教育与科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在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时,要选择与幼儿认知相符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升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在选择方法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感知体验,如开展食物的旅行健康主题活动,在幼儿吃完早饭或中饭后,教师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并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吃的食物都经过了自己身体的哪个器官。与此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食物在嘴里要细细嚼碎,之后再咽进去,避免增加胃的负担。通过吃饭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一是让幼儿了解了吃饭后身体各器官的变化,二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种教育方法幼儿易于接受,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3.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幼儿园开展的主题健康活动要依托具体评价,通过对幼儿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成长状况,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能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避免幼儿产生错觉,参与活动就是为了得到教师奖励。在评价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玩了什么游戏,游戏是什么规则,是否创造了新的玩法,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教师让幼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能帮助幼儿养成对事物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进而了解游戏的安全性和其他同伴爱玩的游戏。幼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能督促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
幼儿挑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挑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对食物的喜爱,使幼儿树立健康意识。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示一个情景,两小幼儿,一个只喜欢吃饭,一个只喜欢吃菜。在幼儿观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两个小朋友不喜欢吃东西,不吃东西会怎样?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交流:不吃东西会饿死的。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示不同蔬菜制作成的食物,这些食物颜色亮丽,形象可爱,幼儿会产生极大兴趣。在幼儿观看完食物图片后,教师让幼儿思考:这么漂亮的食物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这么漂亮的饭菜,味道一定非常好,对身体健康肯定也非常有益。那么,我们以后要不要好好吃饭呢?幼儿在前后对比中,明白,要好好吃饭,不挑食,才能增强身体素质,才能玩更多好玩的游戏。
总之,教师要了解本班或本园幼儿的健康影响因素,并通过健康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体验中实现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基础教育活动,让幼儿认知到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科学方法的选择,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健康体验;教师可以依托综合评价,吸引幼儿参与到评价中来,培养幼儿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健康习惯引导,使幼儿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进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边一卓.幼儿园健康主题活动开展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71.
[2]徐志萍.试论幼儿园健康主题活动与幼儿发展[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 (007):P.160-160.
[3]杨慧芳,陈方.幼儿园健康主题活动开展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220-221.
[4]陈文莉.幼儿园健康领域主题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学前教育,2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