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高校美育工作开展进入瓶颈。立足高校和地方实际,构建全社会的美育工作环境,形成以政府政策支持、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美育工作体系,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实现美育环境育人。
关键词:环境育人;高校美育;美育研究;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
1999年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对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美育指的是一系列与美学相关的教育(包含美学课程教学、非形式教育等多种方式),籍以丰富大学生知识面、完善大学生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美、帮助大学生正确审美,真正实现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高度自信。
1.环境育人理论和高校美育工作概述
1.1 环境育人理论
在教育活动中,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联系。从单一的现实社会形态到信息网络的交融,使得受教育主体从被动的接受教育信息逐渐转换为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和选择者。教育内容一度在教育过程中占首要位置,目前普遍认识到教育信息的载体形式,即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同样重要。从教育环境的开放程度看,封闭物理空间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步让渡给开放的虚拟空间。在传统的育人体系中,课堂是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必然成为主流,教育者可以借助课堂的形式将受教育者牢牢栓柱,而不必过多地考虑他们的感受与诉求。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开始多样化,环境育人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
环境育人的理论从育人工作链条上进行阐述,亦即是把学生成长教育环境中所有相关联的教育场域联系起来,包括了课堂、教室这些传统的教育单元,更包括学生所生活的社区、校园公共场所、家庭这些单元,甚至于网络环境等。环境育人要求超越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的分析框架,寻求教育场域作用发挥和形成各场域育人合力;要求把握受教育者的内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通过准确有效的内容生产和形式包装来获得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效果,从 而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观念的有效影响、价值的有效塑造、行为的有效引导等教育目标。
1.2 高校美育工作
高校美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尖”,虽受到高校普遍重视,但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仍然存在着师资不足、课程建设滞后、美育成果匮乏等难题。高校美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美的培养和教育,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称谓,具有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学术研究的边缘性,又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大学美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五育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引导力和渗透力,只有五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
自1999 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扩招,大部分老校区环境建设面临着种种困境,大部分高校开始离开旧址重建新校区。各地“大学城”成了一道风景,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但是这种看似规模宏大的“大学城”普遍缺少历史、缺乏内涵和活力,丧失了大学校园固有的特色,加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对专业教育的侧重,导致学生通识教育的缺失,美育工作面临困难,美育环境亟待加强。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中国古代长期以“诗教”和“乐教”为特色的儒家美育思想为中国美育理论的主流。19世纪末王国维、蔡元培等自西方引入高校美育思想倡导“美育兴国”、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继传统、指向当代。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认为“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其《理想国》中提出将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作为教育的归宿。近代西方的“美育转向”发端于康德和席勒。康德美学思想关注人的主体性,“使美学成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中介环节,第一次把美学由认识论转到价值论、由纯粹思辨转到人生境界的提升。2”
国内美育研究主要侧重在课程建设、美育形式、中小学美育等,对建设和完善高校美育工作环境的研究较少。西方高等院校重视美学教育,尤其注重在潜移默化下对学生开展美的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美育体系,相应有完善的美育工作环境。
2.高校美育工作现状及困境
2.1 高校美育工作现状
美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重要内涵之一成为教育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各校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通识教育的弱化,尤其是美育工作缺乏抓手和实施条件,各校推进不一。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都设置了美育工作实施办法,也响应开设了部分美学课程,同时依托第二、三课堂开展美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推进好、美育工作落实号;部分理工科大学更加注重专业教育的深度,往往对美育工作投入不多,自然产出不多。
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随后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这是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反问和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也在积极思考,紧抓落实,如近年蓬勃发展的大学书院制、通识教育、国学热等,都在对以前培养“专才”的教育模式进行修正,以期培养真正意义上精神成人、综合发展的“全人”、“全才”。高校美育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风,尤其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高校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更是对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2 高校美育工作困境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使命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专业学习的高精尖,也要把通识教育的宽广厚同样重视,培养出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教育者对美育的认识不一致,政策落地实施不易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教育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才是今后立身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对于德育、美育等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样的认识最终导致高校美育工作得不到重视,往往将之与德育工作融合进行,并大幅度的降低其时间、空间,间接保障和延长专业学习的时间。
殊不知,正是美育、德育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影响和制约学生走的更远、飞的更高的关键因素。放眼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大师级的人物不仅是专业领域的翘楚,同时也必然综合发展、素质全面的典型代表。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顿悟地球万有引力一样,“艺术与科学”在助推社会进步中从不分家,在延续传承人类文明中亦从未缺席,二者始终在日益融通。
(2)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匮乏
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美育课程建设是美育工作的核心问题,直接解决了向学生“教授什么”。同时也有学者把美育活动也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来,认为这是课内、课外的关系。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美育课程也应有层次之分,从美学入门,到审美等高阶课程分类教授。实际的情况是,除专业类的艺术院校外,大部分高校能够设置寥寥几门美育通识课已经难能可贵,无法真正从学生需求、美育规律等进行课程建设。
虽然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普通高校要根据美育课程开设需要,加快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但因专业场域的包围和影响,师生更加容易投身到专业学习中去,且学校的发展肯定是哪里人多往哪里投入,美育工作的师资建设也相对滞后,如在部分理工科院校即使设置了艺术类专业,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大学综合发展而做的一定补充,被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师资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从而导致师资匮乏。
(3)美育研究涉及面窄,研究深度不够
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美育研究,已有众多学者和教育者展现出诸多成果,但对于大学美育的本质特点、美育环境建设、美育实施途径等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适应与大学生本身特点、同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深层次研究和成果。对于大学美育的科学评价,美育师资建设,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关系问题等都缺少研究,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3.高校美育工作创新
3.1 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建设美育基地,完善美育“大环境”
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引进地方优秀文化进入高校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一方面填补了学校资源不足的劣势,健全学校美育的“硬件环境”。社会知名艺术团体、美学机构等走入高校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已经成为常态,有更加深入的合作模式则是与校外优势资源合作建立育人基地,共同育人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1)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高校扎根地方,从地方吸取养分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服务地方、回馈地方,校地共建和校地合作成为我国高校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各地历史文化、艺术流派等都是精彩纷呈,本身是我国美育工作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高校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求高校要立足中国国情、立足高校所在地实际情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地方优势文化资源和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校地深入合作,实现中华主流文化本地化、本土化融合
实现中华文化自信,首要的就是要让人民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而后自觉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进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学文化传承的功能也要求高校要自觉的宣传和弘扬地方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文化正是我国各地优秀文化的总和,高校要借力地方优势资源、立足校内外育人基地,把美育工作向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推进。
中华文化要融入本地化、本土化的沃土才能开花结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文化进步来保驾护航。高校美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魅力、能够依托文化的力量存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3.2 高校内部发力,构建美育工作校园“育人场”
(1)加强校园设施建设,构建高校美育“硬环境”
校园环境是孕育大学文化的重要环境场所,是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精神、艺术魅力和提高文化主题意识修养的重要“育人场”。学生身处校园内,无时无刻不与环境交流互动,校内景观设计、文化展示等固态环境给学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高校应立足本身学校特色和历史文化构建校园美育“育人场”。高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在传递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就是高校经过过年办学历程千锤百炼而形成,是一代一代高校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是高校美育和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各校都能够很好的宣传和弘扬其主流价值和精神,这类育人场建设卓有成效。
高校要紧扣时代精神和学生实际建设校园美育“育人场”。时代精神是当代需要弘扬和传承的真善美典范内容,是重要的美育内容;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独有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美育教育才能够因材施教,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建设和改造硬件环境就是要把时代需要弘扬的真善美的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展现给学生、传递给学生,用环境育人场让学生们在学习、休闲、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日深越久的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自然观的形成。
(2)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实践,打造高校美育“软环境”
广义艺术活动实践包含美育课程教学和美育文化活动,美育课程教学是系统的给学生传授美学理论和美学知识,美育文化活动则包括美学实践、校园美育文化活动等内容;狭义的艺术活动实践专指后者。
高校要发挥好二三课堂的作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在二三课堂涉及中融入美育元素,有序、有效开展美育文化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亲身体验,进行美的教育。第二三课堂会强化课程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美学的观点和理论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美、弘扬美,正确审美。
高校要营造美育软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要把德、智、体、美、劳放在同等位置、同等设计,在时间上、内容上、质量上给予充分保障;教职工要树立教育的全局观,高度统一“五育人”一盘棋的认识,在“五育人”过程中要统筹引导学生做真善美的践行者。
3.3 多维协同育人,健全美育“政策环境”
(1)建立健全美育工作制度,确保美育工作有的放矢
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导下,建立健全本校美育工作制度,保证美育工作有效推进。
美育工作制度要从美学课程设计、美育师资建设、美育实践活动开展和美育研究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开展“五育人”工作,明确美育工作地位、职责和预期成效;学校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要把狠抓美育工作落实作为重要工作之一,要实时监督美育工作开展情况,监督美育工作制度落实情况,及时评估美育工作成效。
美育工作制度要立足学校和地方实际,加强校地合作、校地共建。要依托地方优势资源与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学校发展优势相结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其中,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美学、中华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合作,共建社会美育环境
地方教育部门要将美育工作放在与德育、智育等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高校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建立协作机制,在本地区整体推动美育工作发展,营造一个地区的美育工作环境。
地方文化团体和艺术力量要在《意见》的指导下与高校开展合作,把优秀文化送进校园、送进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政府政策支持、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美育工作体系,在全社会弘扬美、传播美。
4.结论
美育对大学生人格境界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美育的实施让学生自觉自愿的进入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构建社会的、学校的美育环境,以环境潜移默化教育学生提升美的境界,正确审美,同样是对德育、智育等其他教育的加强,真善美从来是统一的,只有统筹推进“五育人”工作,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17-11/21/c_ 1121989703.htm.2019-11-20.
[2]曾繁仁.西方现代“美育转向”与21世纪中国美育发展[J].学术月刊,2002(5):8-10.
[3]张尚智,王英,原霁虹.高校药用植物园的环境育人功能与实施途径[J].药学教育,2014,30(02):54-57.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见 : 国 办 发〔 2 0 1 5 〕 7 1 号 [A] .2015-09-15.
[5]冯刚,柯文进主编.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