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绿色育人生态,做有滋味的班主任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10期   作者:①郭金华 ②马英伟
[导读] 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织细胞,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顺利落地、生根、培植、茁壮成长的基层堡垒

         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织细胞,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顺利落地、生根、培植、茁壮成长的基层堡垒;班级是一个整体、动态的生活形态,有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的呈现,有酸甜苦辣咸等百般滋味的浸染,有各种人际关系的相互交织、相互依存;“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充分说明什么样的班级生态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教育,培育出什么样的人。
         一、明晰育人目标,描绘美好成长愿景。
         科学的班级育人目标是一个班级生命力激活的重要牵引,是班主任以其特有的育人情怀打造团队的重要载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班级育人目标的确立始终不能抛开或偏离学校的育人总目标,如果把学校育人总目标比作“树干”,那么班级育人目标就是从“树干”上分生出的“树枝”,“树枝”可以形态各异,但是始终不能脱离“树干”,否则“树枝”就会枯萎或变形。
         具体到班级育人目标的确定,班主任可以直接把学校的育人目标直接作为班级的育人目标,也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对育人目标进行提炼,表述要遵循生动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的原则。
         二、科学制定班规,引领规则意识生成。
         班规是班级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遇到学生违纪的情形,一般会依据错误的轻重程度,采取说服教育、实施惩戒、约谈家长、权威压制。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这些问题基本上可以从面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很快就会反弹,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班主任在引领和指导班级规则制定、执行、修订、完善等环节出现了问题,依然采用的是“人治”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没有透过问题学生的表象,挖掘出背后的本质或动因。
         规则是一种契约,是一种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学生履行了怎样的班级义务就应该享受怎样的班级权利。不经历不成长,学生问题的反复出现,更加凸显出规则意识引领和转化的重要性。所以,在班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总体把关,确保方向正确,更要呈现人文关怀。
         1、制定班规:集体讨论、梳理归纳、达成共识、表决通过、班内公布。生成的班规应该摒弃呆滞的“严禁”、“不得”等字眼,既能体现规则,更要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例如:
         (1)学会做人:
         A.任何时候都要虔诚地尊敬教师、家长,决不能冒犯老师、家长,尊重老师和家长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如果老师、家长做的不恰当,要告诉“老班”去协调处理。
         ……
         (2)学会共处:
         B1.永远不要用不文明的行为应对不文明行为,如果你执意做了,一定会得到更糟糕的后果。
         B2.如果你的语言表达风趣、幽默,这是你的宝贵财富,要不断坚持这样的风格。
         B3.任何时候都要关心、尊重、包容自己的同学,有好的建议或意见,应该当面用正确的方式提出,背后议论他人、歧视、挖苦、讽刺、起不雅外号等言行,会让你变得渺小、狭隘,不利于你的身心健康成长。
         B4.男女生要正常交往,过度交往不但严重违纪,还会让你的成长之路变得曲折。
         ……
         2、学习班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等,如解读条款、举例论证、体会分享、原因说明(为什么制定,怎样做符合)等,直至每位学生都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班规内容。班主任还要明确告诉学生,班规并非班主任针对某个学生,而是经过师生集体讨论制定的,对所有学生具有集体约束力。
         3、执行班规:观察班规运行是否顺畅、有没有不适宜的条款、有没有规则里面没有涉及到的现象等,并要及时记录。


         4、夯实班规:班规内容的再修订、再完善、再强化,要始终坚持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体决定增删的条款;同时,班主任要倡导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精神,根据班级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便于及时达成新共识、生成新的班规条款。
         5、班规条目要契合学生接受能力,由“不能做”到“怎么做”。例如:
         班规可能会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却是一个漫长、复杂、持续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明确学生规则意识的生成,绝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持续发力。
         三、搭建赋能平台,培植价值感、归属感。
         对班级发展而言,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成长而言,学习成绩仅为一个指标,如果在班级里能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舞台,其价值感、归属感就会被激活,学生就会从观众变成主角,由“看客”变成主人。
         1、分配班务、赋能学生。魏书生老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治班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班级事务的主体,学生需要在承担班级责任中锻炼成长的多项技能。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对班级所有事务进行整合,理清有哪些具体事务,在什么时间做,由谁来负责,评价优劣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负责评价等等。这些维度的确定,便生成了整个班级事务的运行体系,让班级从宏观上进入了有序的状态,学生在承担具体事务的同时,其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要素便会得到有效地释放。
         2、动态评价、多元呈现。班级管理中的评价维度一般可以划分为学习、行为、班务、活动等,尤其是在班级运行的初始阶段,评价的导向作用愈加明显。评价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多元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日志记录法,即将班级每天的评价结果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哪些方面已经做的很好,还有哪些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
         (2)榜样激励法,即围绕评价维度,集体评选在一个维度或多个维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并辅之以当选的具体原因,让优秀学生的榜样激励作用更加具象化,从而引导更多学生向榜样学生看齐。
         (3)虚拟与实物奖励法,即围绕评价维度,诸如每个岗位设置一定的虚拟分数,每天对学生获得分数进行累加公布;还可以根据学生获得分数,分段赋予相应的虚拟头衔或称谓,或者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这些都能发挥很好的导向引领作用。
         另外,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着重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维度中,推动班级群体价值观的形成,只要群体价值观正确,班级发展就会走正道。
         四、畅通诉求渠道,防范“悲伤逆流成河”。
         李镇西老师说过:“离开了人与人的精神相遇和心灵拥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亲密的角色之一,精心设计好学生的班级诉求通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名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逐步“赢得”学生的内心,班集体中的正能量便会活水涌动。
         例如每周班干部例会制度。这是班主任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班级管理举措取得的实效、存在的不足、暴露出的新问题、一些学生背后隐形问题的有效方式。
         再如面对面谈心制度。其最适用于大型考试、比赛活动前后、学生心理出现波动的特殊时候。这些特殊时刻的谈心、关心,就能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深处,深深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还要特别注意,有时候会发现学生的一些反常举动,更要全面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再进行慎重处理,因为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却并一定是真实的,这也是电影《让悲伤逆流成河》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
         作者简介:郭金华,男,中学一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系山东省班主任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马英伟,男,中学高级教师、校长,曾担任班主任多年,系山东省班主任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