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中国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习惯如何可以推测未来。所以儿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时可能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可是幼儿在园一日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比如手上的事情做了一半又去做别的事情,有些幼儿中午午休时脱下的衣服裤子老是随意地搭放在椅子上,尤其是在整理集体性的玩具时表现得特别突出,即幼儿经常性的“玩时有人,而收时无人”,或者表现为收玩具不仔细,最终玩具因零部件的缺损而给下次游戏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教师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各种原因,并对幼儿进行责任感和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案例一:娃娃家变样了
早餐后,老师会安排不同的幼儿进不同区域进行操作。其中,娃娃家是很受小班幼儿欢迎的。为此,本学期幼儿园与本班级都为幼儿提供了新的模拟厨房与卧室家具等玩具。可是,材料投放仅两个星期的时间,模拟厨房中的很多餐具都不翼而飞,甚至厨房的用具跟卧室家具混在一块,整个场面很是混乱,甚至有些惨不忍睹。
我的分析:“娃娃家”为什么会变样呢?通过观察,发现 幼儿在进入娃娃家区域时,存在很多问题。一般进每个区域的成员均是平日按颜色分好的小组幼儿,都是六名成员组成,原则上区域活动结束后的收拾工作应该由六人共同承担,而在餐后游戏结束时,多数幼儿急于去洗手间,此时幼儿因缺乏责任感,往往把整理的人物推卸给他人,自己则像没事之人,于是活动区域变成无人收的状态,长期以往,造成娃娃家的混乱不完整状态。
案例二: 无效的“责任制”
根据上述原因,我采取了“责任制”的策略:由第一个进入娃娃家区域活动的幼儿负责整理。原则是: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但是实施两天后,发现娃娃家的东西仍然不齐,日渐见少。有一次,还发现娃娃家完全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就立刻召回刚刚在此区域活动的小组幼儿——紫组,可是六名幼儿站在娃娃家前,没有一个人承认是第一个进区玩的,都互相指认说是他人第一个进区,结果可想而知,无疾而终。
我的分析:第一个进娃娃家的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其他成员陆续进区后完全忘记自己的责任身份,所以采取“责任制”的策略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三: 弊多利少的“监管制”
于是,为了保证娃娃家活动能继续开展,我采用了“监管制”的措施,让班级里能力,责任心较强的幼儿做监管员,监管员不一定是集中于某组幼儿,可能是分散在各组成员中,由他们督促其他幼儿及时地整理好娃娃家的材料。
可是通过两天的尝试,我发现基本上到最后收拾环节,其他幼儿都是一哄而散,只有监管员在娃娃家区域收拾,最终,娃娃家区域就变成“专人整理”。
我的分析:由于小班孩子的监督力有限,为了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让娃娃家变的整齐,他们就只能自行进行整理。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娃娃家区域的材料是较以前完整了些,却无意中助长了更多幼儿的依赖性和无责任感。
案例四:“隔离制”的实施
在娃娃家材料日渐见少的情况下,我黔驴技穷,只能采取了“隔离制”的策略。就是自己整理出娃娃家完整的模样,但是在两天的餐后区域活动中关闭此区域的权限。幼儿只能去其他区域活动。可是娃娃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在看到被整理好的娃娃家时,很想进去玩耍,可是看见标志栏上没有任何小组的颜色代码,也只能望而却步。
我的分析:许多幼儿由于年幼,对成人的要求及提醒无关痛痒,往往我行我素,尤其是在玩具方面,只知使用,不知收拾。本事件上,我使用暂停“隔离”方式,使幼儿一段时间内没法接触,让他们承受一些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那种心里痒痒的难受比批评一下子过去难过得多。所以,“隔离”策略能有效地促使他们为了摆脱这种难受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案例五:“样板式”+赞赏、信任——催化好习惯
在采取“隔离制”之后,幼儿心痒痒的情况下,我用相机拍下整理好的娃娃家区域照片,把每个细节都扩大为图片形式打印出来贴在娃娃家的墙上,每组幼儿进区活动前,都要求他们先看好照片上的模样,活动结束后,整组幼儿参与材料收拾工作,因为有了墙上的样板,幼儿在收拾过程中,表现地积极甚至于还出现比赛收拾的现象。在幼儿整理好材料后,我及时的给予他们表扬,并承若下次还会让他们再次进此区域玩耍。渐渐的,娃娃家里材料日渐见少的现象也逐渐消失。
我的分析:由于小班幼儿还处于模仿阶段,所以给予他们正面的模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予他们动力。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有想被承认的需求,当他们出现良好行为时,如能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赞赏,那幼儿的这种表现将得到很好的强化。所以,表扬孩子的种种好行为远比空洞说理要具体化,更能让幼儿接受和感到有信心。
三、相关思考
《纲要》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自律行为不是预先就明确地存在着,它是基于对法规有明确认识的一种自觉行为。为此,我们需要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和交往,从因果关系上,体验规则的必要性,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而后根据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萌发自律行为,使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中生成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统一的行为。儿童心理研究也表明,儿童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所以,当我们一发现孩子在整理玩具上存在问题,就要及时寻找原因。在纠正过程中,与其管束他们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不如营造起正确行为的环境氛围,进行良性心理暗示,尽可能采用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如“树立榜样”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引导幼儿的行为向好的方面倾斜,使刚出现的不良行为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