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人乐·家富·国强——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10期   作者:张芳
[导读] 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

         摘 要: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溯历史,我国的扶贫工作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审视现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为中国和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展望未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贫困;扶贫政策
一、何谓贫困
         贫困,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贫穷困苦。包含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是一种社会现象。
                  古文中的贫和穷的意思不同,贫和富相对,是指没有财富,生活不富裕的意思,是物质方面。
         穷通常和达相对,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指在事业上无官位.或者人生道路中不顺利、不得志、遇到困顿。穷不指物质方面的。
         “困”多指难处大、困难、苦难。人们常将贫困连用,与富足相对,但贫穷与困顿是不同的。对此,《庄子·山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一则中体现了庄子的看法。
         庄子穿着粗衣破鞋见魏王。魏王见到庄子这样,便问他为何如此困顿潦倒。庄子回答说:“贫也,非惫也。”庄子解释说,衣服坏了、鞋子破了是贫穷,而困顿是士人身怀道德却不能推行于世,贫穷与困顿是截然不同的。这是表达自己生不逢时的喟叹。
二、历史与现实
         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饥荒、战争、瘟疫这佛家三灾,是关系密切的。由于战争,大量人员死亡,瘟疫就随之而来。瘟疫的发生会带来贫困。饥荒贫困的加剧,导致百姓起义,带来战争。解决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离不开扶贫脱困。
         中国自古以来,厌恶战争,希望远离贫困,进入 “大同世界”。《礼记·大同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达了上古先民渴望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没有阴谋、没有盗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幸福的朴素愿望和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
         虽然渴望共同富裕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道路却是曲折的,严重的贫困给理想的实现带来了阻碍。历史上没有哪个封建王朝能够彻底消灭贫困问题。
(一)历史上的贫困
         我们的祖先,大约追溯到170万年前,那时茹毛饮血、食不果腹,为着生存和残酷的大自然斗争。距今约50万年前,漫长的原始社会产生,初期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是低级的公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加剧,逐渐产生阶级,原始社会逐渐瓦解,进入奴隶社会。
         由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产生了国家。国家对内行使管理职能,就包含保障社会福利,即扶助贫困民众等。
         贫困民众的来源很多。首先,中国古代史上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死亡和不计其数的人流离失所、贫困无依。
         其次,中国古代史上,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高达数千次,比如地震、蝗灾、洪水、旱灾等,也会导致大批百姓贫困。
         第三,由于古代卫生、医疗条件低下,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水平有限,导致人们面对瘟疫时一筹莫展。一次大规模的瘟疫会导致上千万的人死亡。贫困者不计其数。
         第四.日常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比如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需要救济的对象。战争、灾害、瘟疫等这种带来的贫困,是大面积的、普遍性的。日常生活的贫困,是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1】
         古代的统治者,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也对这些贫困者给予政策扶贫、优先扶贫、民间帮扶等不同方式的帮助。
         西周时期推出荒政,包含了赈恤灾民等方面,这是早期的扶贫政策。后来的统治者,总结历代救荒赈灾,分析其利弊得失,不断完善,形成内容更加详尽的扶贫政策 ,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礼仪等方方面面。古代统治者扶贫效果是有限的。【2】
         清朝后期,中国不断割地赔款,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或者破产,为了生存,远走他乡。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中国内部分裂,大量乡村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原有的城市贫民,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也导致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由于内外交困,导致政府的扶贫未能真正有效,后民间慈善事业逐渐兴起,对贫穷问题进行有限解决。成立于1904年的红十字会,在1907年由民间组织转型为官办组织。至今依然发挥重大作用。【3】
         (二)现实中的贫困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实施平均主义进行救济扶贫,但是自然灾害严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资源匮乏,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数的1/4。
         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开辟,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9-1985年,中国变“人民公社”体制为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绝对贫困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人,但是偏远地区依然脱贫困难。
         1986-1993年,中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注重区域性扶贫,本阶段,贫困人口减少到8千万人。
         1994-2000年,中国针对贫困地区开展攻坚性扶贫,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下降到3209万人。
         2000-2010年,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由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加大科、教、文、卫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人口下降到2688万人。【4】
         2011年----,中国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贫困人口脱贫。中国采取精准扶贫的方式进行最后的攻坚战。
三、国家政策
         贫困问题困扰了中国几千年,历代统治者都在努力解决,新中国建立后也在不断摸索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了发展经济,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后来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中国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封山育林、保护湿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为了警醒人们,制作众多公益广告“你的挥霍,伴随着别人的饥饿”、“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人类的小家幸福团圆,让万物的大家和谐共生”。
         (二)教育:教育扶贫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贫困人口之所以长期贫困,很大原因是受教育水平低,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低,导致贫困代代相传。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国家制定教育扶贫的策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改善教育设施,进行人才引进就是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经济:精准扶贫
         针对贫困人口经济收入较低,国家制定精准扶贫的方针,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积极促进扶贫、防止返贫。
四、工作成果
         我国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都得到大力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等也发展迅速,为当地百姓带来较大收入。农村偏远贫困地区老师得到津补贴,贫困学生获得爱心午餐等,残疾人、低保户也得到各种援助,困难职工也获得困难补助。这些实实在在的实惠让老百姓内心安定。
         国培等一系列培训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就业者的水平。对儿童义务教育的保障,基本医疗和住房条件的改善,都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这次疫情突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援助,也充分显示了我们认真履行大国责任,进行全球担当。
五、后续期待
         我国要坚持心理扶贫、思维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志就是心理扶贫,扶智就是思维扶贫。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如要扶智,必先扶志。
参考文献:
【1】《中国救荒史》邓云特2020-05-18
【2】《中国扶贫史概述》祖铨2005-12-02
【3】《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光明日报》2018-10-24
【4】《建国以来我国扶贫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冉连2018-0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