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能够实现师生与学校之间共同作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当中,校本教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通过仔细调查我们就能够发现,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在学校展开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总是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并且因为实效性较差、肤浅应付不深入的问题频发,也使得全体师生对此都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如何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校本教研;实效性;措施应用;具体研究
引言: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应试功利教育环境下,所呈现出的教学教育模式往往会比较浮躁及片面化的形象,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发现一些值得令人欣喜的现象。对于如何深入的实现校本教研,需要针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深钻研究,抓住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改革,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技能的综合发展,保证学校办学理念的有效落实。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与研究的分离性
之所以会产生教研分离的现象,主要是在于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方法培训。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缺乏有明确的分工,教师之间都比较相信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与直觉,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来进行校本教研,从而导致教研的总体水平持续保持稳定的状态却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经验主义为基准的教学方法与缺乏系统规划的科研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长期没有提升空间的教研现状,是目前校本教研当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教师自身的观念
有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平常的工作任务过重,并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校本教研的课题上,而且关于校本教研,在校方这边也缺乏对应的制度来对教师形成激励,再加上目前新课改的压力,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就使得不同的教师群体对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也有着不同的态度。综合上述因素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于校本教研工作有冲劲的教师拼命地想要倡导教师团队能够相互配合完成工作,而缺乏主动意愿的教师却始终无法为教研工作尽心尽力,各自之间所发挥的作用不均等,又缺乏明确的奖励措施,而校本教研工作需要整体的配合来完成,所以要想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就要确保教师自身的观念能够得到转变。
(三)校本教研深入性
在很多学校展开校本调研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起自身的专业水平,而是过分的迷信专家。
甚至很多教师都将对课题的理解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对于内容的分析也都基本上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所有的学术报告和理论探索,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开展。这样的校本教研是缺乏深入性的,在各种各样冗杂的研究程序当中,因为缺乏深层次宏观理念的支持,所以并不能够帮助学校解决在教学活动当中实际存在的各项问题。
二、解决策略
(一)应用网络技术
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研教分离的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对教研活动进行定时定点的聚集,使其延伸到全时空之后,就能够使教师全方位介入到教研活动当中,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反思的各项环节进行贯彻落实。要保证照样活动展开的流畅性,并且与学校各个阶段的教学也能够及时同步,在根本上脱离原本研教分离的状态。
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学习与工作状态,应该通过学校的力量来积极地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来发布自身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以及思想历程等。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能够针对信息资源展开筛选,在网络平台上充分展现自我以及参与实际的交流,帮助教师进一步对教研工作进行学习与反思,从而培养科学教研的良好习惯。在教研的深入性拓展前提下,运用网络来使得各个教师能够相互分享与共建教研资源成果,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能够通过课题实验的可持续深入性开展获得益处。
(二)校方制度支持
校方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确保课题组成员的培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的前提下,普及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相关要点。通过小部分骨干教师的辐射与推动,确保全校教师都能够对校本教研课题有充分的积极热情,再加上完善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学校要为教师的教研课题提供财力物力上的鼎力支持,确保教师能够不断地为自己的自我提升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求教师能够学校的指导下,组成分工明确的课题组,确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从而确保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结束语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开始应用起了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加入,使得教研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但也为教研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阻碍。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对此做好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阶段的教育模式开展下,应用一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展开教育教学,并且不断地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经验,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新一代的教学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存波.立足“深度”校本教研 培植校本教研的深度[J].教书育人,2019(32):44-46.
[2]吴焕庆,马宁.系统化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5):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