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体意识的渗透在小学阶段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其领悟、体会的方式、程度、要求应视学段、年级而定。低中年级重在无痕渗透。高年级讲究随机点化。文体教学的关键环节:1、教学内容要凸显文体特质。2、教学思路要彰显文体特征。3、教学策略要外显文体特性。
【关键词】文体意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文体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文体教学不能指向概念的讲授与识记、操练与掌握,而应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领悟、体会不同文体的独特形态和鲜明特征,其领悟、体会的方式、程度、要求应视学段、年级而定。低年级重在无痕渗透。由于受到年龄、知识背景、阅读经验、理解能力等限制,低年级学生对于文体知识,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年级教学可以弃文体特点于不顾。教师要始终怀有强烈而敏锐的文体意识,并以此为观照,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思路并实施教学,在“随风潜入夜”式的无痕渗透中,教出这一类文本的味道来。比如教学 《丑小鸭》 一课,一个孩子突然指着书上的“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一句,说作者写错了:“丑小鸭”是动物,应该用动物的“它”。这时,教师便鼓励学生继续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与此相关的发现。学生兴致盎然,纷纷发现课文写丑小鸭用的都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趁势提问:“这个‘他’会说话,会伤心,还会羡慕别人,跟生活中的小鸭子一样吗?”“那他像谁呢?”这下学生明白了,课文是把丑小鸭当作一个孩子来写的。这里,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童话知识,却用对话引导学生意会到了童话文本会把物当人来写的特点。高年级讲究随机点化。对文体特点的意会和识别,只是感性材料积累阶段,若仅限于此,文体意识难以形成。高年级的文体意识培养必须逐步从感性走向理性。一方面,教师要把自身的文体意识落实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随着阅读进程的推进,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有意识地点化、揭示和归纳相关文体知识。比如教学 《最后一头战象》,可让学生发现原本是一头垂垂老矣、奄奄一息的老象,临死之前竟然做出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异常举动:寻找象鞍时的亢奋,见到象鞍时的激动,披上象鞍时的英武,离别村寨时的依恋,回到战场时的豪情,自掘坟墓时的安详;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其明白对比写法有助于刻画最后一头战象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和豪迈悲壮的感人形象;最后点化、归结:正是老象前后形象的巨大反差,构成了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塑造了人物形象,这也是小说的基本写法。学生一旦了解了小说的文体特征,今后再读小说,就能事半功倍。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无视文体的存在,无论课文是何种文体,都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为价值取向,采用一样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强化文体特征的语文教学,从教材处理到教学目标,从教学重点到教学手段,都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天壤之别。这对于那些在教学中已习惯并能熟练以此为标准操作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而适应这一新变化,不仅需要理念的变更,更需要教学策略的锤炼。
我们认为,文体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三:
1、教学内容要凸显文体特质。
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主要的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根源往往在于教师以什么样的视角解读文本。
比如 《半根蜡烛》 曾被同时选入人教版和苏教版五年级教材,课文内容都是通过法国人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与德国法西斯军官巧妙周旋,最终保全情报的事,生动地刻画了伯诺德母子三人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但表现方式很不相同。前者是剧本,借助台词与舞台提示来表现,后者是记叙文,重在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作细腻传神的描写。因文章体式不同,两篇课文的教学核心价值点应有所区别:记叙文教学重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剧本教学的重点则是台词的通俗化、口语化特点,以及舞台提示的样式、功能和作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体相同,教学重点也当因文而异。比如同样是抒情散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 《怀念母亲》 就不像一般的抒情散文,仅仅采用一些抒情技法,而是多次引用最能“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的日记内容来表达对母亲、对故土的深深思念。所以,本文教学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日记内容的引用以及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教学思路要彰显文体特征。
对任何文体的文本都采用“创设情境—— — 整体感知—— — 语言品味—— — 主题探究—— — 拓展延伸”的统一模式是阅读教学的“集体无意识”。客观地说,在阅读不同文体文本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共通的规律。但每一种文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特性。因此,在关注共性的阅读规律的同时,更应将视点集中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 选自萧红的 《呼兰河传》,作者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儿时在祖父的园子中种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家茅盾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对文本特征的准确概括。教学时,教师不妨先让学生说说哪些内容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多彩的风土画”,从中发现课文中的多件事情都表现了自由快乐的主题,初步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再品读课文诗一般的语言,适时模仿说话,从中发现正是这样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在园子里的无拘无束,深入体悟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样设计,在突出了散文共性特点的基础上,彰显了这一文本的独特性。
3、教学策略要外显文体特性。
不同的文体,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其规定性。教师要根据文体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 《揠苗助长》 是一篇寓言,不少教师采取品词析句、想象练说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巴望”“筋疲力尽”“一大截”等词句意思的同时,体会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和事与愿违的错误做法。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充分利用寓言情节生动、故事性强、适合讲演编的文本原生资源。如果顺着文本特性展开,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说说对种田人的整体印象—— “这是一个着急的人”;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描写出了他的“着急”,适时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寓言故事。当然,如果能在寓意揭示环节安排续编故事、角色表演,在质疑问答中揭示出“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整个教学就更完美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杨永良.《谈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J].大学语文论坛,2008
3、黄乃佳.《阅读教学文体意识培养的再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
4、张增霞.《强化中小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D].天津师范大学,2012.